影视剪辑艺术:改编小说
一:如何通过剪辑节奏的改变造成心理节奏的变化
以《胭脂扣》如花与陈十二少第二次见面时发生的三次空间转换为例,结合剧本关键词(可以用画面呈现出来的词即为剧本关键词)和影片做分析。
剧本:
(A)宽宽的走廊里,如花走着,背景是颜色亮丽的彩色花窗,在太阳照射下格外显眼。
走廊柱旁一个女人:(打招呼)如花姐。
如花微微点头。如花推开房门,十二少坐在房内圆桌旁,面带微笑,站起来。如花关门,转身就见十二少已经来到她眼前,几乎要贴着脸地看她。
(B)如花走过刚才的走廊,这次步伐稍快,在快走到客房的拐角处如花偷望,见到客房门原样半掩着。走到客房门口,推开门,看见十二少在剥橙。她款款走过去。
(C)如花走过走廊,步伐轻快,身子也轻摇起来,面露笑容,到拐角处时,看到十二少所在房间门开着,走到门口,见十二少有限地躺在客厅的卧榻上,笑着看她
对于这三次空间转换,在剪辑上有所不同。
(A)节奏较均匀,只是把这个完整的动作过程展现了出来。人物的情绪是冷静与不屑的。



(B)中人物出现的仪式感就不那么强了,节奏变快(人物脚步与镜头时长都变快),并且加入了人物的主观镜头,如花此时对陈十二少是有点好奇和好感的。



(C)中,如花笑着快步走着,很明显人物情绪是轻松愉悦的。并且在这里省去了走廊的镜头,直接切到如花来到房门前的画面。节奏更快。



人物的每个动作都包含着相应的心理状态在内,剪辑节奏无时不刻地帮助人物呈现心理节奏。
二、画外音、对话、字卡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以《红玫瑰与白玫瑰》为例


字卡所显示的是振保的心里想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做,应该与王娇蕊保持距离,但是两人在对白里振保又不断与王娇蕊暧昧着,显示出一种矛盾的对比关系。
影中还有一处也呈现出矛盾关系。画外音讲诉道 : “向人解释,微笑着,忠诚地为他掩饰”。

镜头又迅速跳接到烟鹂向笃宝抱怨振宝在外边胡来,说到 : “这样到不如离了婚好,离婚又会怎么样呢,真不知道我要替他辩护到多久”。

这暗示着即使作为客观的男性叙述者,他也难以掌握全部事实。影片的张力被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