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和我的懵懂高中
十四岁上高一 疯狂喜欢上了韩寒
初三认识的郭敬明,可是除了迎合班级里追时尚的女生们外,我虽然看完了他的好几本著作,但仍然找不到看郭敬明的理由。
高一时,在常去的书店里,看到了韩寒的一座城池,记不清感受了,但就像是找到了最合口味的那道菜,碰上了我最喜欢的男孩,用当时的词条来说,他们叫他精神领袖(但当时我还是个青少年,只会玩qq和校园贴吧,除了韩寒的文字外,对韩寒一无所知),我泡在书店里开始读韩寒,买了好几本书,留存下来的就剩照片里这些,独唱团太可惜了,就出了这一版,当时看这种复古风格的杂志,文艺气息泛滥啊,听说可能会绝版,更是觉得文艺逼格高。中二病,没救。




当时的一切都很自然,喜欢文字,开始读他的书,开始了解这个人的思想,后来开始在课间偷偷用电脑看韩寒的博客,为此自己还注册了一个新浪博客,写了几篇博文,现在都找不到了。 很怀念那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代,书翻来覆去的看,翻烂了好几本,后来买书都开始包书皮。
高二的时候,我接收的信息开始爆炸,贴吧、知乎、微博,网络平台越来越多,我和韩寒的书友关系,停在了告白与告别这本书。

2014年我上大学了,在机场仓促的时间里,我逛到了书店,开心地买了韩寒的这本告白与告别。但我没想到是我和韩寒的告白与告别。
电影很不错,还是我喜欢的韩寒风格,可是书里我找不到他,有一些错愕之后,也就释然了。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也卸载了,是我不好,停止阅读了。学校周围没有书店,我也再也没有一起分享知识、分享找到一本好书的喜悦的朋友,我的文艺思绪被嘲笑,和男友聊建筑、油画、书本被嘲笑,说我们谈恋爱仿佛在建空中阁楼。我再也没写过情诗,也没有每周交流思绪的信件,浮躁了。然后被分手,然后再谈恋爱,马不停蹄地生活再也没有时间留给阅读。
只有回家之后,看着书柜里一摞一摞的书,才想起来小时候攒零花钱买书的自己,去每个小朋友家玩都会沉迷别人家书柜的自己。
一直在输出,好久好久都忘了输入。
长大了才知道,我懵懵懂懂经历的青少年时期,是多丰盈的自己,充沛的情感和纯真的思想,做着空中阁楼的梦,藏在书桌里的礼物,传阅班级的书本,各个书店里席地而坐的我们,对眼前的世界孜孜不倦地提问,思绪奔走在各个作者的世界里找寻答案,我很高兴认识那时候的韩寒、三毛、莫言、余华、村上,很高兴认识许多国内外的作者们,谢谢开放免费阅读的书店们,我的青春挺不错的,有人解答我的问号,有人告诉我要自己解答我的问号,有人告诉我这世界很多问号一直都找不到答案。
生活也是一本书,告诉我勇敢做自己,阅读是好事,碎片化阅读是趋势,觉得自己走了下坡路,那就回到以前的地方。
btw,我那时候真不知道韩寒那么那么那么出名,我以为他只是很出名。我看到他的第一个标签,畅销书小说作家,韩寒。也挺我理解的韩寒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