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后来
1
中午毫无预兆地接到JH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在徐家汇上班。
他弄混了,徐家汇路和徐家汇的区别。
2
约了下班后见面,一起吃饭。
下午四点半,收到他的短信:我已经在地铁上。
我六点下班,还没走出公司大厦,已经看见他拎着行李箱在向我挥手。
他来上海出差,顺便看世博,只呆到周末便又要飞回成都。
3
距离上次匆匆见面,大约已有两年时间。
再远一点,是六年前。那一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生命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那年春节,我回成都,与他们约好见面。只有半天的时间,去喝茶打麻将,我一个人赢尽三家。
我记得,他也还记得。
多年不见。
分别时,大家都还是心气甚高的少年。后来再见,却都已过了而立之年。
4
多年好友,直率得很。见面都不寒暄,直接问怎么还是一个人。
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已学会了如何应对。但不知为什么,对别人说过很多遍都说得面不改色的话,在他面前就不够底气。
我一直都记得,高中毕业聚会的那天,满满一屋子都是热闹的人,只有我和他站在阳台外面。
那是第一次,一个男生把他的心事说给我听。
5
初中时,我们同校不同班。他笑我矮,给我起绰号,结果被我妈妈听到了,挨了一顿狠狠的训斥。
高中时,我们变成了邻桌。座位一周一调,每次轮到我或他,总是两个人一起移过去。
上课老是说话,为此被班主任点名批评了很多次。
后来,老遇到有人问同一个问题:男女之间,有没有纯粹的友谊?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我和他就是。
6
当年我知道他喜欢的是哪一个女生,也曾在他失恋时装作老成地出言安慰。
当年他知道哪个男生暗恋我,还曾义无反顾地帮兄弟做护花使者。
我和他之间,却又是坦坦荡荡、简简单单的兄弟义气。我一度怀疑,在他眼里,我根本就不是个女生。
后来他去了广东,我来了上海。
后来他写信给我,说依然还喜欢着那个女孩。可也明确地知道,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他知道我喜欢着谁,也知道最后我的这段感情和他一样,有始无终。
7
后来大学毕业。他回了成都,我依然留在上海。
后来他结婚了,发来照片给我看。新娘小鸟依人,靠在他身边笑得很甜蜜。
我们一起聊天时,他还经常提到他曾喜欢过的那个女生。如今已经各自成家,当年的往事风流云散。他说起她来,情绪平和,仿佛当年的情伤,根本不曾有过。
他问我的问题,我以缘分未到作为搪塞。底气不足只是因为,有些真相,自己已经不愿提及。
人的心理,多么微妙。
同样的心事,十几年前可以坦然相告。十几年后即使一切未改,却选择了深埋心底。连最好的朋友,都不得而知。
8
说起那些曾经熟识的同学。很多人,我连他们的样貌都已模糊。
有些人早已儿女成群,有些人却依旧孑然一身;有些人胖了,有些人却更瘦了,还有一些人,经历了生死的重大变故。
只是短短十余年,已能清楚地看见人世无常。
JH说,时间就像大浪淘沙。一点一点,很多人的音讯,就这样消失了。
是的,后来,我们生命里关于彼此的讯息,的确越来越少。
9
说得兴起,他拨通了另一个死党GS的电话,让他和我说话。
一点生疏也没有,在电话里嬉笑。说不到三句也问,咋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啊?接着又说,我有好多人选,介绍给你好了。
我笑着骂他土,他在那头认真地说,我是关心你。
突然就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了。
不是没有他的电话,但通常想不起要打。
还记得以前和他互泼了一身墨汁的势不两立,到后来上课他总是偷偷抽掉我凳子的恶作剧,再到后来各自生活各自成长。
我们会很长一段时间不联系不见面,但无论多久,再见了也不生疏。
他很多次来上海,但却少有机会见面。
都已对分别习以为常。
10
成年之后,自己的性情不知不觉地已经改变。
以前的没心没肺,在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一种难得的坦荡直率。
懂事之后,再也交不到这样的朋友。
妈妈还经常说起他们。和我一起成长的这些同学,都像她的孩子。
她已经全然忘记了当年曾经臭骂过他们的往事。
时间过去,很多感情都逐渐变得很温暖妥帖。
但是,很多事情,很多很多,却也都已经回不去了。
11
与JH平静地告别,他打车,我去乘地铁。
九号线里是难得的空荡,我一个人靠在车厢的角落里失神,身边都是陌生的人群。来来去去,面目模糊。
这是一个空荡荒寒的城市,但我选择定居于此,已经很多年。
不知还会留多久,也不知还能留多久。
地铁开动时,一切一切,灯光外景,转瞬即逝。
中午毫无预兆地接到JH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在徐家汇上班。
他弄混了,徐家汇路和徐家汇的区别。
2
约了下班后见面,一起吃饭。
下午四点半,收到他的短信:我已经在地铁上。
我六点下班,还没走出公司大厦,已经看见他拎着行李箱在向我挥手。
他来上海出差,顺便看世博,只呆到周末便又要飞回成都。
3
距离上次匆匆见面,大约已有两年时间。
再远一点,是六年前。那一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生命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那年春节,我回成都,与他们约好见面。只有半天的时间,去喝茶打麻将,我一个人赢尽三家。
我记得,他也还记得。
多年不见。
分别时,大家都还是心气甚高的少年。后来再见,却都已过了而立之年。
4
多年好友,直率得很。见面都不寒暄,直接问怎么还是一个人。
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已学会了如何应对。但不知为什么,对别人说过很多遍都说得面不改色的话,在他面前就不够底气。
我一直都记得,高中毕业聚会的那天,满满一屋子都是热闹的人,只有我和他站在阳台外面。
那是第一次,一个男生把他的心事说给我听。
5
初中时,我们同校不同班。他笑我矮,给我起绰号,结果被我妈妈听到了,挨了一顿狠狠的训斥。
高中时,我们变成了邻桌。座位一周一调,每次轮到我或他,总是两个人一起移过去。
上课老是说话,为此被班主任点名批评了很多次。
后来,老遇到有人问同一个问题:男女之间,有没有纯粹的友谊?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我和他就是。
6
当年我知道他喜欢的是哪一个女生,也曾在他失恋时装作老成地出言安慰。
当年他知道哪个男生暗恋我,还曾义无反顾地帮兄弟做护花使者。
我和他之间,却又是坦坦荡荡、简简单单的兄弟义气。我一度怀疑,在他眼里,我根本就不是个女生。
后来他去了广东,我来了上海。
后来他写信给我,说依然还喜欢着那个女孩。可也明确地知道,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他知道我喜欢着谁,也知道最后我的这段感情和他一样,有始无终。
7
后来大学毕业。他回了成都,我依然留在上海。
后来他结婚了,发来照片给我看。新娘小鸟依人,靠在他身边笑得很甜蜜。
我们一起聊天时,他还经常提到他曾喜欢过的那个女生。如今已经各自成家,当年的往事风流云散。他说起她来,情绪平和,仿佛当年的情伤,根本不曾有过。
他问我的问题,我以缘分未到作为搪塞。底气不足只是因为,有些真相,自己已经不愿提及。
人的心理,多么微妙。
同样的心事,十几年前可以坦然相告。十几年后即使一切未改,却选择了深埋心底。连最好的朋友,都不得而知。
8
说起那些曾经熟识的同学。很多人,我连他们的样貌都已模糊。
有些人早已儿女成群,有些人却依旧孑然一身;有些人胖了,有些人却更瘦了,还有一些人,经历了生死的重大变故。
只是短短十余年,已能清楚地看见人世无常。
JH说,时间就像大浪淘沙。一点一点,很多人的音讯,就这样消失了。
是的,后来,我们生命里关于彼此的讯息,的确越来越少。
9
说得兴起,他拨通了另一个死党GS的电话,让他和我说话。
一点生疏也没有,在电话里嬉笑。说不到三句也问,咋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啊?接着又说,我有好多人选,介绍给你好了。
我笑着骂他土,他在那头认真地说,我是关心你。
突然就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了。
不是没有他的电话,但通常想不起要打。
还记得以前和他互泼了一身墨汁的势不两立,到后来上课他总是偷偷抽掉我凳子的恶作剧,再到后来各自生活各自成长。
我们会很长一段时间不联系不见面,但无论多久,再见了也不生疏。
他很多次来上海,但却少有机会见面。
都已对分别习以为常。
10
成年之后,自己的性情不知不觉地已经改变。
以前的没心没肺,在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一种难得的坦荡直率。
懂事之后,再也交不到这样的朋友。
妈妈还经常说起他们。和我一起成长的这些同学,都像她的孩子。
她已经全然忘记了当年曾经臭骂过他们的往事。
时间过去,很多感情都逐渐变得很温暖妥帖。
但是,很多事情,很多很多,却也都已经回不去了。
11
与JH平静地告别,他打车,我去乘地铁。
九号线里是难得的空荡,我一个人靠在车厢的角落里失神,身边都是陌生的人群。来来去去,面目模糊。
这是一个空荡荒寒的城市,但我选择定居于此,已经很多年。
不知还会留多久,也不知还能留多久。
地铁开动时,一切一切,灯光外景,转瞬即逝。
-
懒人老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6-09 09: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