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笔记及思考丨从伍迪艾伦和波兰斯基说开去
📻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 【031】作品与人品能分开吗?从伍迪·艾伦和波兰斯基说起
2月28日,第45届法国恺撒奖举办颁奖典礼,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凭借《我控诉》被评为最佳导演,又因其性侵幼女的历史而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抗议,同时也有不少支援他的声音。这也让人回想到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以来波兰斯基每次获奖都会引起的争议。
在性侵这件事上,波兰斯基和伍迪·艾伦还是有点不一样,伍迪·艾伦性侵养女的事件像一个罗生门,但波兰斯基则是明明白白犯下了性侵13岁幼女的罪行并逃脱了惩罚。
法国演员碧姬·巴铎说“我们现在表彰波兰斯基,是表彰他所做的那些积极的事情,而非表彰他过去所做的那些糟糕的事。”但这一点是否能被表彰这一行为的所有信息接收者意会呢?艺术和私德应该分开看待,因此当然可以喜欢波兰斯基的电影,也可以公开表达喜欢,但当这个议题进入颁奖典礼这样的公共领域,波兰斯基作为一个公民(而非作为一个导演)并未接受法律制裁这件事就有必要并可以被讨论,而不是被盖上不尊重艺术创作自由的帽子。去年波兰斯基入选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时候,评委会主席的做法还蛮能引起人思考的,她本人表示不会出席波兰斯基电影的晚宴,也不会起立为他鼓掌,但她不质疑他的电影出现在电影节上,而这有利于带来一种对话。
之琪在剩余价值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一个思考是,「为什么普通人在犯罪服刑出狱后,我们尊重其平等就业的机会,而影视行业创作者如伍迪艾伦在并未被定罪的情况下,会被美国的影视发行公司抵制」。部分我们反思在后#Metoo时代,过于强调单方面支持女性指控的文化和“网络公审”以及“媒体审判”的行为是否过于极端,但对于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电影来说,当它可能反映了一种集体意识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不再加思考有关它的褒奖举措所会释放出来的信号。
我觉得我的态度是,电影可以被评价、被喜欢、被褒奖,人品和作品应该被分开评价,但这也不构成反过来无止境攻击metoo运动和性别平权群体的条件,因为这就和metoo运动可能存在的要求人站队的行为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