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之父”——丢勒
15世纪“自画像之父”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
德国文艺复兴的巨匠,油画家、版画家、水彩画家及艺术理论家。
丢勒是第一个设计了自己专属 Logo 的画家,名字首字母 A 和 D 的组合,上面的数字代表作品创作年份。这在之前的艺术家中绝无仅有。

丢勒专属LOGO
丢勒游历意大利最大的收获,是对人体艺术的兴趣,27岁以后,他曾竭尽全力去探索男女人体的完美比例,从古代希腊人体艺术中悟到了真谛,并融化于自己的人体艺术创造之中。
1504年和1507年,丢勒分别创作了蚀刻版画和油画版本的《亚当和夏娃》。

蚀刻版画《亚当和夏娃》

油画版本《亚当和夏娃》
德国的文艺复兴思想比南欧晚起,民情对性爱问题持更严肃态度。在1655年期间,这两幅画作被认为是亵渎的裸体而被禁止于公共场所开放展示。
“自画像之父”的由来——
丢勒在十三岁时给自己画了第一幅自画像,年龄尚小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画面表现出了不同于13岁的深沉而又有些迷茫的表情,完全没有那个年龄该有的可爱稚嫩。

《13岁时的自画像》



1506年,丢勒在威尼斯为圣巴托罗缪教堂完成了他的伟大创作《玫瑰花环节的源起》。为了创作此幅作品光是手稿就画了22幅,单独拿出来的话,光是这些手稿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玫瑰花环节的源起》
在德国美术史上,丢勒所处的时期被称为“丢勒时代”,其享有很高的声誉。1815年起,全国每年都要举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尔布雷特·丢勒节”。1840年,政府在他的故乡纽伦堡树立起一座丢勒的雕像。

纽伦堡丢勒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