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年度音乐报告
查看话题 >2019年新世纪钢琴单曲盘点及选辑(by 1806)

1. 因与2018年单曲总结同时发送,浏览前请先点此传送门,包含:
1)2012-2019年所有Newage钢琴选辑总结帖(单曲/全集试听,打包下载)
2)2018-2019国内、国外试听链接通道的汇总
3)2018-2019两年总结一键打包下载
4)2010-2019 历年Newage钢琴备选豆列(居然真的有10年了……)
2. 点此试听2019年合辑全部单曲
3. 点此下载2019年合辑全部单曲(有彩蛋哟~)
4. 2019年新世纪钢琴曲备选豆列(因选辑纯属个人爱好,涉及范围有限。总结帖发出后不代表会停止更新,欢迎持续关注!)
5. 2019年度宇文宙大师兄十佳新世纪/原声音乐专辑(强烈推荐!)
6. 2019年宇文宙大狮兄的新世纪/原声音乐年鉴豆列
7. 2020年Newage钢琴曲豆列已开始收集,欢迎各位点此关注!
序
2019年我的人生开始做起了减法,尽量减少患得患失所带来的庸人自扰,冷静地去思考自己的初心,好好想了想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如同这一年选辑的封面一般,在我拨开云雾之后,才发现有很多曾经的困惑,答案其实很简单,只是我忘记提醒自己从最朴素的地方做起。这一年,我和一些认识了进10年的老友相聚,也交到了一些值得维系一生的新朋友。去看了李星宇和陈升的演出,事业上也解锁了一个又一个新技能。经历了略显灰黯的2018之后,这一年那个对生活抱有好奇心和热情的我回来了,而且比曾经更加沉着冷静。
所以,在2019年的后半段,一直在坚持的单曲收集豆列开始不断拓宽收录范围,更新也恢复了以往的频率。而可喜的是,这一年的Newage Piano艺术家们似乎也找回了之前的状态,虽然达不到2014,2016年的收录顶峰,但相较于萎靡不振的前两年,已经好了许多。许多沉寂已久的老艺术家纷纷发表了阔别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的全新创作/改编或是翻录专辑,所以用“复苏“这个词作为这一年选辑的主题,非常恰如其分。喜欢的音乐,钟情的爱好,它们的情绪发展轨迹竟然和自己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这样的巧合如今回想起来也饶有趣味。
因此,尽管工作再忙,2019年也不打算给自己再找任何借口,割掉这一真正属于自己爱好的私人总结。并且我把2018年那个被我遗弃的孩子给找了回来。2010-2019,这是我唯一延续了10年的爱好。真正的爱好,从来就不需要坚持,所以没有必要添加太多苍白无力的雄心壮志。
当然还是要重申,2019年的这份选辑依旧未与任何一家商业媒体或专业性组织有任何牵连。收录标准,评价文字完全出于个人聆听后的主观感受,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推广这一小众曲风,科普扩充大家的媒体库是首要目的,因此欢迎各位在总结帖下面回复讨论,发表不同观点。如需转载乐评文字,也请事先通过豆油联系我本人,并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注明出处。毕竟相较于商业流水线下所产出的推广性文字和营销性媒体输出,这份福利的诞生来之不易。感谢各位!
趋势
经历了2017年的下滑,2018年的整体混沌与寻觅之后,2019年的选辑榜单终于有所复苏与回温。在之前2018年的总结中,缥缈的情绪氛围如该年的选辑曲目风格一样贯穿始终,而这一年的榜单不仅入选曲目数量有所回升,所囊括的艺术家群体的多样化,曲风的多元化及选曲所表达的情绪张力整体也比2018年有所增强。
截止发帖之日起,2019年总共收录条目55张,相较于2018年的45张有所回升。入选曲目也达19首(包括私人推荐的一首独奏Bonus Track),起初由于2018年的萎靡不振,做19年单曲选辑时并没预想到最终盘点会有这么好的一个收录量。而且这一年所入选的19首曲目质量整体上也得到了大师兄和阿蒙等大佬的一致好评,相较于18年的曲目更有记忆点,呈现形式更多样化,也更富有情绪张力。2017,18年已经连续两年是Newage钢琴的小年,希望2020年能延续19年的发展势头,各位艺术家们能继续发力,延续这一年的大年趋势。
这一年最大的特点就是沉寂多年的老艺术家们纷纷回到了音乐的舞台。从最德高望重的Vangelis,到已经阔别长达14年之久的Bill Douglas,再到George Winston,Yann Tiersen,西村由纪江这样响当当的大牌,甚至像Karl Jenkins这样原本并非专长于钢琴领域的传统Newage艺人,都分别推出了全新的创作/新曲+精选/旧曲重编翻录等多种形式的全新专辑。而且即便是旧曲翻录,这些艺术家们也都纷纷拿出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专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编排,用最大诚意推陈出新,让像比如Adiemus, Chariots of Fire等许多耳熟能详的传统新世纪名曲再换新颜,具体将在之后的单曲介绍中详细描述。
在经历了2018年整体的实验性趋势后,2019年的这些单曲似乎又因为回归传统却又有所创新的表达,焕发生机。过度剑走偏锋和过度安全保守似乎都不能讨好越来越挑剔的乐迷的耳朵,所以如何找到创造性和节律性之间的那个微妙的制衡点,相信每位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做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创作继续丰富着流媒体时代的音乐形式与功能,壮大着非Vocal市场的多样性,促进了良好的创作竞争机制,也推动着一代又一代Newage Piano音乐人继续进步。
2019年的这份曲目单的选曲与编排,依旧遵循2018年的原则,不考虑曲目所在专辑是否为新世纪钢琴性质,只注重单曲品质及其在专辑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发现更多的好音乐,扩大聆听的视野,用更包容的心态去博采众长,抛砖引玉,让大家更加关注到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此外,曲目编排依旧遵循2018年的原则,以情绪的推进是否连贯为首要原则,尽量保持选辑所有曲目的整体流畅性,避免某首曲子由于不合时宜的Rundown而显得突兀,影响整体听感。同样,2019年选辑的最后,我依然安排了一首安静的钢琴独奏,作为Bonus Track结束曲目单。同理,2019年李星宇(aka. 鲸鱼马戏团)由于推出了多张不同主题的优秀新作,成为唯一一位入选两首单曲的艺术家。

数据
2019年的统计依旧分为艺术家地区,条目性质,作品风格,演绎形式几大板块分别进行。截止该贴发布前,豆列中收录的所有条目数据统计如下。部分分类之间有诸多计算交集,勿以条目数量加总为标准。
1. 2019年总共收录专辑,EP,单曲(CD及数位格式)条目总计55项,较2018年增加了11项,有所回温。按照艺术家分布地区及形式分类,数据如下:
1)西方国家艺术家总计42张,其中欧美艺术家条目41张,澳洲艺术家1张
2)亚洲艺术家总计条目13张,其中内地艺术家3张,港澳台4张,日本6张
3)组合/跨界/艺术家合作/公司合辑总计6张,其中跨国艺术家合作专辑1张(夏威夷/苏州),西方艺术家组合2张(美国/挪威),合作1张(澳大利亚/美国):亚洲艺术家组合2张(中国台湾/日本)
4)总共涉猎达46位/组艺术家(合唱团等大型组合算作1组)
从艺术家分布的角度看,2019年各项数据分布趋向于平均,但西方艺术家继续在Newage 钢琴领域占有绝对的纯原创地位,而且相较于上一年发行数量明显增长,是2019年豆列条目的主要产出来源。而亚系艺术家中,内地及港澳台的发行数量首次超过日本(由于2019年的日系原声曲目大多是零散编排的片段,故大部分未收录在内,见谅)。跨界/跨国合作的艺术家只有一组,但这一年组合或艺术家发行的专辑数目均有所提升,艺术家优秀资源的整合意识依旧,也在不断地拓宽不同风格融合的可能性。大师兄在其2019年的泛Newage十佳专辑总结中,反而认为这一年艺术家的整体产出与2018年相比有所下滑。看来Newage钢琴与广泛意义的Newage作品确实存在着一种巧合般的质量对冲。
2. 按照音乐条目性质/风格分类,数据如下:
1)专辑44张,单曲8张,EP3张
2)原创条目42张,再版条目2张。 新曲+旧曲重编或重混11张(主要来自Ludovico Einaudi)
3)Newage条目40张 新古典条目14张(主要来自Ludovico Einaudi), 赞美诗、民歌或流行歌曲改编条目1张
4)钢琴协奏条目33张,独奏条目22张
5)原声条目6张,除原声外,仅收录单曲的非钢琴演奏性质条目6张
从入选条目性质和曲目风格来看,2019年可以用多点开花来形容。首先专辑形态上单曲和EP开始增多,尤其是单曲数位发行在2019年大幅上升,而且许多单曲并未收录至艺人的专辑中。此外,由于Ludovico Einaudi这位知名大叔在这一年发行了一个以主题11首原创,涵盖每个原创近7-9种版本变奏共7张全新专辑共80首曲子的Project,彻底打乱了榜单上的数据。按照1张原创专辑的算法,其余6张统统算作改编,使得2019年的新曲+旧曲改编/翻录条目破天荒达到了11张之多,同时新古典分支条目激增。此外,由于翻录专辑的增加,这一年的独奏条目也破天荒达到了22张之多,与协奏曲条目数量的差距是历年来最小的一次。此外,由于日系原声在2019年备选豆列中的大幅退出,使得2019年的原声条目和跨界非钢琴性质演奏条目有所减少。
由此可见,与历年相背离的是,2019年的条目性质及曲风性质分布较为多样化,其程度在往年的选辑中较为少见,由于新老艺术家在这一年几乎同时推出了新作,这一年百家争鸣的局面也使得最终榜单选曲难度大幅增加。既要在高个中挑出摩天大楼,又要包容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致使许多优秀的作品难以取舍,只得基于老艺术家阔别多时,终于回归却依旧保证质量的大前提下,忍痛割爱。
3. 2019年选辑最终收录情况一览
如上节所述,在2019年作品日趋多样化的大潮下,最终选定了19首风格各异且技术手法,情绪表达上独树一帜的作品(含一首Bonus Track)。19首作品中,包括8位/组艺术家的共8首亚系作品。在备选样本增加的情况下,最终入选的亚系作品反而比2018年还有所增加,足见这些曲子的质量非同一般。从编排来看,包括苏州评弹,京胡这样的传统乐器,亦或是传统意义上固有的人声氛围,弦乐铺陈,轻电子氛围及交响乐配置,在这次的选辑中均有所兼顾。同时,为了同时保障曲风的多样化及Rundown的连贯性,在曲序排列时依然按照曲目的风格,调式,所传递的情绪变化甚至是曲目主Key的前后吻合度上,做了全方位的考虑,以小濑村晶极其张扬的新古典氛围开场,通过Chad Lawson的广播剧原声以交响的方式推至高潮,而后逐渐通过Cicada, Vangelis塑造的梦幻氛围平息波澜,最后以Yann Tiersen宽广的电子声场塑造出一种豁达的心境,将每位听众脑海中属于自身的叙事画面归为原点。在决定曲序的过程中,我尽可能让两首作品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同时也有合情合理的情感起伏与推动。Bonus Track与2018年一致,选曲一首宁静的钢琴独奏,用平淡而深远的方式结束整个曲目单。当然无论之前我的准备工作有多谨小慎微,呈现给大家的选辑难免属于我自己的主观理解,凡是感受,皆有私货,如有对任意一首选曲积极消极方面的各种评价,欢迎留言回复,一同交流。
Fun Facts
1. 2019年共55项条目中,有19项入选年终总结,入选率34.5%,与2018年入选率基本持平,也是这10年来第一次入选率开始趋于平稳。
2. 从发行时间看,2019年上半年(1-6月)共计28张,下半年(7-12月)共计27张,也是历年来第一次上下半年的发行数量平分秋色。这样稳定的平均发行量或许是Newage Piano创作常态化的一个好的开始。
最后再次谢谢 大师兄、列宁、娜姐、夏侯 这些Newage前辈大拿们对2019年豆列的悉心补充,以及蒙叔精心制作的封面。一起来盘点一下2019年的这份海纳百川的Newage Piano合辑曲目单。
注:点击曲目名称可以直接进行单曲试听。
01. 小濑村晶 - Minerva 选自专辑《In Moonlight》

有人跟我说小濑村晶有点像日本版的Olafur Arnalds,我个人觉得他还是比那位冰岛高冷兄要接地气,阳光多了。不过他的音乐确实是目前诸多日本钢琴艺术家中,最接近新古典氛围,民族色彩最淡的一个。之所以选择这首曲子,是因为在这首仅1分钟出头,短暂的EP开场曲中,他用了最快的演奏速度将月光如水的画面感迅速铺张开来。弹奏部分的跟进得非常地急促,却也在结尾闭合渐弱得很自然,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独奏部分,点到即止,却又吊足听众的胃口。这样的编排很容易将听众带进其塑造的夜晚景象中,摆脱了大家对夜晚惯有的万籁俱寂的印象。作为EP引人入胜的开场曲,放在曲目单的开头非常合适。
02. Michael Logozar - Currents 独立发行单曲,未收录至后续任何个人专辑

2019年的榜单依旧有这位我新发现的宝藏。这一年他只发行了单曲,而且单曲封面统一是蓝色暗涌的基地配以昏黄的横断面,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同单曲的曲名,让人不禁联想他是在为2020年发行的专辑时不时地在放大招。Currents这首曲子应该是最符合封面意象的一首单曲,秉承了其创作一贯的主题反复性特点,而且如果仔细判断每个音符的音高,会发现其音高的推演正如起伏的波浪一般,每个乐句的音高如果转换成对应的数值,恰好是一大一小的对称波形。这样的玩法有点效仿Ludovico Einaudi那首《Logos》的味道,虽然是简化版,但也足以证明其作曲功力的质的飞跃。
3. 03. Ludovico Einaudi,Federico Mecozzi,Redi Hasa - Golden Butterflies (Day 1) 选自专辑《Seven Days Walking: Day One》

不得不说,2019年的榜单之所以耗费我过长的精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鲁叔这年突发奇想的这个11首原创,7张专辑,每首作品1-2个变奏或重编版本,总计达80首新曲的Seven Days Walking的大企划。说实话,如果不是Ludovico Einaudi在Newage和Neoclassical本身享有的极高地位,这样的变奏企划虽然看起来元素非常丰富,叙事也更显得宏大,但难免会有抢钱的嫌疑。毕竟通听完这80首曲目后,很多首曲子不同版本的编排其实差别非常细微,有些甚至只有一个乐句的更改,有些甚至只是做了录音降噪方面的细微差别,真正筛选下来,能有明显的重编区别的曲目满打满算也就40余首。七张专辑分别描述在同一个场景中,七天漫步的不同心境。情绪的明亮与暗淡,以及曲目的张力大家其实可以从七天封面的不同色调中得到一些提示,我在此就先留下一个悬念,大家听过便知。
当然无论如何,就新作质量本身还是有其充足的质量保证的。其中这首Golden Butterfiles尤其心水。首先这是Ludovico Einaudi旋律上难得的内敛式的大调,间歇穿插的4 7和弦塑造的蝴蝶扑翅时的唯美画面,以及中段的弦乐变奏中灵动穿插的32分音符,将金色蝴蝶灵巧飞舞的动作跃然纸上,刻画得灵动巧妙,是鲁叔作品中很少见的表达方式。这首曲子在Day 3,5和7中都分别出现过,还有一个简化的变奏版本,大家可以根据每张专辑的整体色彩自行聆听,看看你最喜欢哪个版本。
04. Marika Takeuchi - Driven 独立发行单曲,未收录至任何个人专辑

Marika也同时出现在了2018至2019年两年的榜单中。这首Driven同样是其2019年初发行的一张单曲,她似乎要和2014年那个还有些清新脱俗,描绘自然风景的初出茅庐的自己告别,最近几年的单曲清一色在走着现在配乐圈十分流行的电音路线,封面设计也越来越具备都会感元素。霓虹灯投射的光晕,加速延时的带状几何光谱,一切图案都在预示着这首曲子在往自驾音乐独有的时尚轻电子风靠拢。好听归好听,还是希望竹内君近几年能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曲风与定位,并统一下来。因为这几年她发行的其它单曲,摸索实验的性质更加明显,反而会显得有些凌乱。
05. Chad Lawson - Inventionary 选自广播剧原声专辑《Unobscured: Season 2》

近几年我心水的男神Chad Lawson再次上榜,并且丝毫没有带给我审美疲劳的迹象。今年他继续着自己的广播剧原声实验,发行了两张相关专辑,每一张都延续了为情节推演需要而构思编织的沉郁风格。这首Inventionary到后半段所逐步上升的哥特交响,伴随其珍珠般连贯的钢琴协奏到达高潮后戛然而止,是他一贯采取的表现手法。作为iTunes Classical #1的常驻艺人,伯克利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他所有的原创作品中彰显出的良好古典音乐素养,确实令我折服。他的原创总是暗含了很多技术和情感上的表达细节,看过专辑文案,并有一定的联想力,才能与之共鸣。
06. 李星宇 - 恢弘的大梦 选自《情爱江南》杭州沉浸式音乐现场原声

根据国内著名乐评人,文艺工作者丁太升的《情爱江南》故事情节同步创作的沉浸式音乐原声,是李星宇2019年底第一次以个人名义推出的一个项目。12月份在杭州的沉浸式音乐会,因为个人原因遗憾错过,派了杭州的小伙伴做了实录,没想到成功让他因为实力而自行圈粉。这首《恢弘的大梦》实际是情爱江南整张专辑中贯穿的主题旋律。其中片尾的版本从开端的深邃,到中段京胡的若隐若现,直至结尾再次归于平静,其中所塑造的历史图景与民间叙事,或许不同层次的听众会有属于自身的解读。
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星宇初次尝试的民族元素在这一原声专辑中还是融合得非常成功的,26首组曲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声学工程师的底子让他把氛围沉浸做得非常到位,毕竟有文字的声音和有声音的文字一样动人。据我的小伙伴所述,杭州场《情爱江南》的发布会及沉浸式音乐会舞美设计十分贴合主题,全程无中场休息环节,26首曲子及对应呈现的画面一气呵成,让他印象深刻。
07. Fabrizio Paterlini - Homesick 选自专辑《Transitions》

Fabrizio Paterlini发行的这张《Transitions》果真曲如其专辑名,收录的都是些长度1-2分钟之间的插曲片段,整张专辑的总时长还不如一张EP. 选取的这首Homesick是这张过渡性专辑中最具旋律性的一首小品,略带思乡的哀伤思绪。也恰好贴合这张专辑的理念,我把这样一首短小精悍却依旧悦耳的插曲穿插在两首李星宇之间作为插曲,由大家自行解读,不再赘述,如其所愿,权当过渡。
08. 鲸鱼马戏团 - 城市中的陌生人 A Story of a Blind 2 选自鲸鱼马戏团第4张创作专辑《Only the stars do teach us the light》

鲸鱼马戏团aka.李星宇在2019年的5月底首先在风潮唱片发行了这张个人创作专辑Vol. 4,下半年换了新东家战马时代后才发行了内地版。这张专辑除了含有李星宇出国采风时录下的真实人声,以及许多具像化的物理声音外,所有音乐作品皆为钢琴独奏。战马时代还为内地版的数位单曲发行制作了独一无二的专辑封面。这张专辑应该是鲸鱼马戏团名义下所有作品中整体色彩最沉郁的一张,除了钢琴原声外,没有任何的额外乐器参与。表达的情感也比以往要克制得多,几乎每首都带有些许抽象的意识流色彩,留下了充分思考空间。选取的这首《城市里的陌生人》是专辑中相对完整的几首作品之一,以低声部主奏为主要的推演方式,高音区部分只做零星的点缀,力求塑造城市生活中人来人往却鲜有心灵交汇的陌生与迷茫感。他已经不再是一位单纯的钢琴演奏者,也不再囿于乐评人给他定义的Newage音乐人,配乐家等等所谓的称谓。打破常规,冲破音乐表现的边界,或许才是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星宇最近两年已经明显地在寻求创作理念,专辑主题,灵感来源,曲目编排及后期制作上的多重突破。从2018年的亚马逊寻声计划,到2019年的《情爱江南》、《撒哈拉海》原声实录,以及鲸鱼马戏团Vol.4的风格变化,几乎每一张专辑都在呈现一种新的声音实验可能。2020年,鲸鱼马戏团在英国混音并进行后期母带制作的第5张个人专辑,以及李星宇寻声西游记企划所诞生的新疆传统音乐采风专辑,都将问世。他面向国外为主的52Hz声音馆项目官网,也在最近发布,我也有幸参与了网站文案的英文翻译。在国内,或许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像他一样稳步前进,踏踏实实做自己事业的艺术家了。
09. George Winston - Summertime 选自专辑《Restless Wind》

2019年诸多回归的老艺术家中,George Winston的回归最为亮眼。他如今还在坚持着以2-3年一张的速度推出着自己的原创新砖,作为当初许多早起Newage听众的启蒙,自1980年的第一张专辑起,他带有田园印象派,略保留布鲁斯爵士的曲已经成为30年来一直未变的标志色彩。乔老爷子的弹奏力度总是很大,这种强烈的表达可能会对习惯于轻柔唯美的轻音乐听众来说,难以接受,但这或许也是Newage Piano区别于传统意义上不温不火的轻音乐最重要的要点之一:独到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这张新砖Restless Wind秉承了其专辑构成中一贯的多样性,有最正统的布鲁斯爵士变奏,也有针对历史事件,时事人物的内敛性演绎,还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田园小品。难得一见的是,这张专辑翻奏了爵士名曲Summertime,乔老爷子在演奏方式上做了许多细节上的创新,比如琴槌和踏板共同呈现的伴奏部分的muting效果,以及主旋律外的即兴变奏等,都让这首本来略带Blues色彩的世界名曲增添了诸多新意。
10. Daniel Ho & Suzhou Masters - 茶想 选自专辑《水绣(水色2)》

Daniel Ho应该是风潮唱片近几年来获得各大奖项及成就最多的艺人了,从一把小小的尤克里里开始,这位带有华裔面孔的夏威夷人便一直在探寻西方弹奏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交汇的可能性。几年前的《听见呼伦贝尔》创造了尤克里里和蒙古族传统呼麦史无前例地在一段优秀的旋律下和谐共处的美妙体验。如今这张水绣,Daniel Ho又带着自己对苏州评弹这一传统民族瑰宝的好奇心,在风潮音乐策划并派出的专家团队的加持下,诞生了这张《水绣》专辑,于2019年7月首先在台湾风潮音乐发行。专辑中不仅包含传统的中西方弹拨乐器的有趣交集,Daniel Ho再次将其隐藏的钢琴演奏技能,融汇到《茶想》这首空灵缓慢的协奏曲中,与同样是弹奏乐器的传统扬琴交相辉映,擦出的火花隽永而悠远。
这张专辑最初在风潮诸多的企划中,是以《水色2》的地位来对待的,毕竟有林海和范宗沛合作的《水色》这块珠玉在前,从前期的构思到专辑采风直到后期的制作都十分给力,不敢怠慢。只是不知为何,风潮的宣传在专辑发行后再次陷入哑火,丝毫没有放出任何消息,官网专辑页面虽然存在,但只能透过搜索引擎查询,直接打开风潮官网的艺人页面反而找不到这张新砖。本应交由国内代理发行的十三月唱片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将专辑的发行推迟到了5月底,致使大陆地区至今未出现这张专辑内地版的数位试听和数位/实体购买渠道,所以不出意外,这应该是这张专辑在内地释放出的第一首可供试听下载的单曲,这么一想来,还真有些荒诞。何时小众音乐的企划才能走出这个“我做的音乐是有特定听众群体的高雅音乐,所以不能用有失地位,过于接地气的社交网络宣传“这样的逻辑怪圈呢?
11. Cicada - 降落在金黄色草坡 选自专辑《Hiking in the Mist 走入有雾的森林》

Cicada是目前台湾地区最火的新古典乐团了,他们的曲风一直有浓厚的室内乐古典基底,融合自然主题的跨界小清新,是标准的四重奏配置。2019年发行的这张《走入有雾的森林》还顺带发行了日版。老实说我并不是完全感冒,因为在这张专辑中Cicada似乎抛弃其以往作品较为直接的表达,似乎是为了迎合专辑深入山林中,雾气迷蒙的险仙境景象,有几首曲子割裂感比以往的作品要强烈许多,不够流畅。当然,选取的这首《降落在金黄色草坡》的意象感还是比较出类拔萃的。长达8分多钟的四重奏中,前4分钟和后4分钟所塑造的画面完全是两个世界。后4分钟钢琴逐步加速的三连音,刻画了日落闪耀在山林间隙的一大片广袤的草坡时,金黄点点的光芒所点缀的壮丽美景。你很难去把控Cicada的音乐风格,带着一点田园小清新,又带着一点室内乐的严肃,难以摸透。
12. Vangelis - Sweet Nostalgia 选自专辑《Nocturne - The Piano Album》

Vangelis在2019年也回归了,带来了他全新的的原创+翻录钢琴协奏专辑。以范老爷子如今的高龄,及其在Newage德高望重的地位,真的是出一张少一张。所以这张新专辑消息一出,乐迷们早已翘首以待。仔细看这张专辑的曲目,收录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火战车主题,1492征服天堂,刀锋战士等等原声主题的钢琴改编版,还有不少原创钢琴。老范的演绎方式也不局限于单调的钢琴独奏,通过氛围烘托,将齐钢琴银色做了复古化的处理,像极了其80年代出早期专辑的电钢琴音色,情怀满满。这首Sweet Nostalgia如曲名一般,是专辑中的一首充满怀旧风的原创钢琴曲,旋律难得一见的伤感,演绎方式也少了其配乐专辑中一直以来的锋芒,婉转而优雅。或许以范吉利斯现在的成就,他完全有资本在多年之后推出这样一张专辑寄托他迟暮之年的感伤,而即便如此,你依然能从专辑中听到老爷子的专注,诚恳与创新,这就足够了。毕竟听歌的人最无情,且听且珍惜吧。

这位格莱美的新宠也是这几年让人疑惑和唏嘘的一位艺术家。继自2013年Realmusic蹭格莱美热度发行的Daydreamer新曲+精选后,Omar Akram游走于各大艺术活动与时尚Party,期间虽偶有新单曲问世,但也长达6年未发新专辑。让大家对他的印象永远停留在了CCAV天气预报BGM的那首《Run away with me》上。2019年的这张新砖Destiny的封面将其自恋的程度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于曲目质量,其实相较于以往几张原创,下滑状态还是显而易见的。结构上毫无新意,基本按照其主副歌大小调乐句的来回切换复制者其惯有的套路,虽然专辑不乏有其一贯的中东民族乐器加持,以及Sherdad Rohani这样的大佬参与了部分曲目的弦乐编写与录制,但难改其整体上的颓废。好在这首Lotus Flower无论从旋律性和氛围塑造来说,是最具新意的一首,有一些早期像Surrender这样的钢琴氛围的影子,但加大了低频的比重后,切合标题的冥想色彩也就更加显著了。当然,带着全新原创回归,总是一件好事。但Omar前三张专辑所立下的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的招牌地位摆在那,所以难免会有比较。毕竟他的音乐放在21世纪的头十年,算是将Newage和钢琴演奏融合得非常有新意的艺人。可奈何最近10年科技的发展,音色库的不断扩充,时尚轻电子遍及各大视频流媒体,vlog配乐领域逐渐规范化的风格管理大势下,Newage的疆域在不断突破,。如果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老本里停滞不前,确实会有退休的危险。
14. Peter Kater - Wings 选自同名专辑《Wings》

与Omar不同的是,这位2017,2019年双料格莱美Best Newage Album的宠儿,来自美国加州的劳模Peter Kater,应该是除Bernward Koch, 2002之外,90年代初早期的那批Newage艺术家中至今还活跃且高产高质的一位了。PK在2018年创新性地发行了人声钢琴实验专辑《She》之后,2019年回归传统风格的这张《Wings》再次博得了格莱美的恩宠。这张专辑以Wings(翅膀)作为创作契机,将不同形态的翅膀所塑造的动态化的视觉意象,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化作曲演绎出来,极具新意。尤其是同名主打Wings,从开头主歌部分正常速度的平稳飞翔,到副歌部分突然加速,合成音色的比重加大,呈现出无数飞鸟极快地拍打着翅膀集体归家的壮观景象,在全曲结尾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后戛然而止,展现了PK对大自然精细的观察与记录能力与精湛的演奏技艺。尤其最后为了比拟鸟儿飞行时煽动翅膀的极高频率,PK弹奏的手速极快,也加强了弹奏力度,将其想要表达的意境直抒胸臆,直奔专辑主题。Peter Kater历年的专辑主题中,有很大比重取材于纷繁多样的自然现象与生物,如在Realmusic发行水,火,泥土,空气元素系列。他一直是忠实的自然记录者,也一直是勤奋踏实的生活演绎者。
15. Karl Jenkins - White Water 选自钢琴新曲+翻录专辑《Piano》

你很难想象当初创造Adiemus这类神曲的Karl Jenkins如今也要在Newage Piano分一杯羹了。恰好说明了在电子音色库和编曲软件还没普及的年代,无论你是否专长于钢琴独奏,基本的键盘演奏技巧是塑造合成器氛围的一项基础。像Adiemus, Stabat Mater这些耳熟能详的氛围,一样需要基本的键盘演奏才能实现,因此Karl Jenkins或多或少都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弹奏基础。2019年非钢琴艺术家们的各种返璞归真,或许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在他们原本擅长的领域,如今很难在音乐风格上找到新的突破点。所以回归朴素的专业基本功,不失为一项保守的选择。这张钢琴专辑和Vangelis异曲同工,同样有其老曲子的翻奏和专为钢琴独奏发布的原创。事实证明,有些名曲,确实不适合改为钢琴曲,比如Adiemus的翻奏听起来总有各种违和感。而这首原创White Water从曲名立意到实际聆听时行云流水的弹奏,你还是会明白,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是术业有专攻的。
16. 林生祥 - 太阳(《阳光普照》电影配乐) 选自林生祥《阳光普照》电影原声带

与其说林生祥在选辑上的出现是个意外,不如说是自己出于私信下的一次鼓励和打Call. 这几年林生祥跨界的电影配乐叫好又叫座,甚至超出了影片本身的口碑。他并没有因为电影是配乐的艺术,就让自己的配乐凌驾在了影片本身之上。他也并未让其在交工乐队时期所具备的那些客家元素过多渗透到自己个人的配乐作品中,所有的配乐在应该出现的情绪化高潮的电影画面中,依旧只是点到为止,不做过渡的泼墨,是最令人佩服的。折获金马奖殊荣的《阳光普照》本身就在传递着小人物在混沌的复杂社会下蝼蚁般的命运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人都要学会接纳内心属于自己的那份阴影的价值观,所以林生祥在这次的配乐中才会为呼应电影情节而表现得异常克制。这首《太阳》是专辑里唯一一首钢琴主音,吉他伴音的小品。如若没看过电影,初听或许平淡无奇,但但凡有过观影体验的听众都会觉得,这种克制所表现的,正是影片想传达的“世间万物,最公平的只有太阳”的理念。所以,这样的配乐放到电影艺术的视角,一切都来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17. 西村由紀江 - 時のきらめき 选自新曲+旧曲翻录精选辑《Piano Switch ~Best Selection~》

或许我们很难再等到西村阿姨的下一张全原创专辑了,所以这张老曲的solo版翻奏+新曲的精选辑,因为阔别了4年之久,竟也听得津津有味。西村由纪江的旋律的辨识度,其庞大的粉丝群体肯定比我更加清楚,不再赘述。关键是其深厚的基本功让每一次这样的精选辑质量始终能平稳保持在一个中上水平,很难得。这张精选的新曲部分几乎一首一种风格,包括略带俏皮的技术流爵士幽默小品《黑键》,有点自我陶醉性质的Tango小品《My Classic》,但最让听众买账的,还是最能体现其作曲水平的正统流行作品,比如放在Rundown最后的这首新作時のきらめき(闪亮时刻),蒙叔第一次听完的感受便是:还是那个永远具有优雅气质的她。的确,西村阿姨作品的流畅完整性,是乐迷们最不担心的。想要在风格上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其实反而很容易。反之,要守住传统的流行独奏的魅力,不断产出传统意义上高质量的原创钢琴独奏作品,和做好最正统,不落俗的流行音乐,是一样难的。在这一点上,也是有西村阿姨保持到了现在,这是听众的福分。
18. Yann Tiersen - Tempelhof (Single Version) 选自新专辑《ALL》(内附单曲6分钟专辑版无损彩蛋!)

羊蹄帅哥自2016年的钢琴独奏专辑又俘获一堆好评之后,2019年他继续扩宽自己的叙事格局,投身神秘的宇宙边界,创作出了又一张五星佳作《ALL》。封面鸟瞰视角的黑夜中的河床,已经将专辑广袤的视角立意呈现在了听众们面前。他不只有天使爱美丽素雅,也绝不会局限于再见列宁中的庄严肃穆,他的内心,有属于自己的一篇浩瀚天地。Tempelhof是专辑的开头曲,愿意是德国柏林市的一个城市聚集区。该曲包括电台剪辑单曲版(3‘47“)和专辑完整版(6’08”)两个版本,专辑完整版所暗藏的玄机,便是单曲版结束后的后续。在听众本以为城市人声的渐弱将作为这首曲目的收尾时,4‘26“突然闪现的电音氛围,以及偶尔衬托的钟声,如晴天霹雳般打破之前酝酿已久的宁静氛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有听众都不得而知,只得继续跟着Yann Tiersen的叙事方式去揣摩用意。
我在压缩包里附赠了专辑完整版的无损彩蛋,无论是开头城市空旷广场的人声音效,还是后续的电子音效,这样的前后反差所带来的全方位聆听体验,都是相对平淡的单曲版难以体会的。不得不说,Yann Tiersen在这张专辑中,通过开篇对城市地面的声音收录,到后面几轨上升到对宇宙行星的自我诠释,其内心的天马行空即便深入到整张专辑中,都不一定能体会到其逐步拓宽的视野和格局。把这首曲子用在正选曲目单的结尾,权当给各位充分的留白,尽情想象吧。
结语
私选钢琴独奏 Bonus Track: 19. David Nevue - In the Soft Light of Grace 选自同名专辑《In the Soft Light of Grace》

同2018年的总结一样,2019年的Bonus Track同样要预留给一首平静的钢琴独奏小品,作为收尾。David Nevue在2019年发行了自己时隔4年后的全原创新砖。专辑的同名独奏曲叫做In the soft light of grace. 我很喜欢这张专辑的整体立意和封面。这首独奏曲,用看似略带传统宗教元素的主旋律不断复现的单手独奏的方式,娓娓道来,仿佛封面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中独自矗立的那棵树,在夕阳的余晖中,直面自己的迟暮。简单,平淡,却又暗藏着最坚定的力量。我们总是习惯了赖以生存的,被外界时刻包围的光,所以忽视了光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它在黑暗夹缝的衬托下,反而会显得特别亮。那道光不一定要来自于外界,毕竟心里有光,哪儿都美。
2020年初,大家因为信息过载,承担了本不属于我们的兵荒马乱。新冠肺炎所带来的生灵涂炭让无数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坐如针毡,伴随我们成长时期的一个个偶像终究也没逃脱命运的魔咒,同时大自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所有人因为一小部分有恃无恐的畸形灵魂,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中买了单。接二连三的命运挫折,或许正是对自己是否能坚定信仰的一次巨大考验。我们很容易因为个人的无力,而反复用反智主义的中庸自洽来轻易地麻痹自己,毕竟大多数人总是会选择最舒适安稳的方式,避开生活中所谓的那些艰难险阻,选择他们想要的平凡。殊不知,开年以来这些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已经说明了所谓的苟且偷生,并非真正的平凡。只有你真正相信自己才是历史的主角时,你所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才是最有意义的。
所以我把2018和2019年的总结,在此一并补上,因为这是我真心喜欢,真正沉浸于其中的东西,即便如今再也没多少人再去聆听,我也没必要因为一些所谓的情绪和心境而将这些美丽的旋律抛弃在我的精神生活之外。就像石头(常石磊)在歌词里提到的那样,即便身外的世界有多危险,音乐是不会骗我的,你可以在其中寄托安放你所有的纷繁思绪,而88个琴键在这些艺术家精妙绝伦,鬼斧神工的编排下,在不同心境给我,给大家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共鸣,就是我寄情于天地的方式。也只有如此,在今后的日子中,我才能把自己收拾好,把心爱的人照顾好,继续踏实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难。
“不怎么高贵也不自卑,生活是火焰里诞生了玫瑰。“ ——陈升
2020年总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