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外包——疫情下盒马“借兵”千人补岗,向应届生/求职者发出哪些信号?
金三银四春季招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场无硝烟战争的主力军分别为2020届新兵战士和年前辞职的勇士。
不知道各位骁勇善战的英雄有没有注意到,”外包“这件兵器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何使用好这件“兵器”,在春招中杀出一条血路呢?

这篇文章希望与各位一起探讨:
- 什么是人力资源外包?
- 参考疫情期间盒马“借兵”的举措,人力资源外包会成为趋势么?
- 对于应届生/求职者而言,外包岗位有哪些可Pick之处?
人力资源外包(HRO)
外包是当下人力资源行业的热词“灵活用工”(flexible staffing)的分支,也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是由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派驻员工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服务机构承担全方位的法定雇主责任,包括招聘、薪酬发放、培训等,承担所有用人风险。
即乙方人力资源公司为甲方提供人才解决方案。
疫情盒马“借兵”,外包会成为趋势?
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有的行业遭遇寒冬,陷入人力成本危机,有的行业却呈爆发式增长,“疫”外出现“用工荒”。
比如,盒马就与云海肴、青年餐厅以及西贝展开合作,在疫情期间,将部分待岗员工暂时“租借”至盒马各门市进行工作,既解决了人员收入问题,缓解了餐饮品牌的困境;也解决了盒马——作为新零售平台,在特殊期间业务量暴增而导致的人手不足问题。
盒马此次的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思路:通过灵活用工这种方式,来解决临时性、紧急性用人困境。

国内企业用工模式正变得多元和成熟,企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中,仅科锐国际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就累计派出108,000余灵活用工人次。
据WEC(全球就业同盟)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收入约为4570亿欧元。其中,灵活用工占据约81%的份额。在这样的趋势下, 2017年英国的灵活用工渗透率超过了5%,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渗透率则在2%至3%之间,中国目前仅在1.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但灵活用工市场还从未诞生巨头,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国外成熟市场中,灵活用工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往往能达到6%至9%,而国内目前市场分散,科锐国际作为行业领跑者,在国内市占率约2%,未来在技术推进、外延并购持续扩容带动下,灵工领先优势有望扩大,未来成长提升空间可期。
外包岗位有哪些可“Pick"之处?
进“大厂”可能是很多应届生的Dream Job,但是很多大企业不招收应届毕业生是考虑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观未成熟,毕业初期波动较大;而大型企业的工作经验则能给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简历增色不少。
择业观念和用人观念的冲突下,“外包”不失为应届毕业生的一个良好选择。

01 岗位外包为求职者开拓新就业渠道
做岗位外包的公司,不会局限于跟一家企业合作,肯定是具有丰富的资源,这样可以使求职者更加容易找到工作。岗位外包可以对就业起到了有效的集聚和导流作用,把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不断拓宽、加深。参考疫情期间盒马“借兵”合作的举措就知道了~
02 岗位外包让应聘个人享受信息资源
个人在劳务市场上应聘总是单枪匹马,形只影单。应聘者可以把自己的信息输入到岗位外包公司,由外包公司搜索应聘岗位,迅速为求职者匹配合适岗位,它具有个人不可比拟的信息量,可以让每一个应聘者享受整个岗位外包公司的强大合作信息资源。
03 可以让工作更灵活和自主
外包岗位就业时间和岗位非常灵活,时间短,收益高,年轻人能从固定的工作岗位解放出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领英发布了“第一份工作的就业趋势”: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而外包岗位一般12个月起签。
外包这一灵活用工模式给了年轻人更多自由的空间。
最后,小报君有话想说:
一般有外包业务需求的公司都是比较大型的公司,其正编岗位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整个招聘流程下来耗时长。对于学历或能力有所欠缺的小伙伴,可以通过外包方式到理想的公司去工作,这样也就有机会学习到更先进的技术和流程,还有机会和行业的大牛一起工作。

对于刚步入职场应届生或职场经验并不丰富的求职者,灵活用工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应届毕业生不如把“外包”机会看作个人职业规划中的跳板,大型企业的就职经验必定是简历上光鲜亮丽的一笔。
当然,咱们在选择人力资源服务商帮忙找灵活用工的工作机会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型的服务商,优质的服务商将在获得福利待遇上更有竞争力,例如健康保险或带薪休假等。比如:


去年,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第三方媒体平台——第一资源主办了“2019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年会暨中国人力资源先锋评选”的颁奖盛典,这是年度最具规格、最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盛会之一。
作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人力资源企业,科锐国际凭借在灵活用工服务领域的卓越表现再次斩获殊荣,摘得“年度最佳灵活用工服务机构”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