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Educated 讀後感 03.04.2020
趁著2020鼠年春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禁足在家一個月,看完了這本書。其實19年豬年春節筆者塔拉是花費了事N倍功N半,她的爸爸是個極端的守舊派,媽媽在家分娩,兄弟姊妹們出生以後不辦理出生證,不接受教育,生病甚至燒傷了也不去醫院,塔拉小時候家裡連電話這種“現代化”的產品都沒有……她的媽媽表面看似站在新時代的一派,但實際上是爸爸的幫兇,從後來媽媽處理奧黛麗和筆者說出小時候哥哥蕭恩的家暴傾向時候就知道了,其實媽媽是個矛盾角色,畢竟是受教育一方的婆婆的女兒,有時候會幫塔拉隱瞞爸爸,但同時從她選擇丈夫不難看出,她就是幫兇。而肖恩,就是家暴的典範,整本書下來,第一印象深刻是筆者塔拉,第二就是肖恩,他就是撒旦,他就是魔鬼!他可恨又可憐!
其實一年多前就聽說了這本書,很hit,在19年豬年春節離開澳洲前一天,在撈撈上班隔壁的書店買了英文版,後來竟然不見了。一直到後來看到博主“力嚼”寫了篇書評,才決定開始看。
以下是一些看書的筆記:
- 而我,從不把那次車禍歸咎於任何人,尤其是泰勒。那只是眾多事件之一。……構成人一生的所有決定——人們共同或者獨自做出的那些決定,聚合起來,製造了每一樁單獨事件。沙粒不可計數,疊壓成沈積物,然後成為岩石。——沒有任何一件事件、一個結果是孤立的,都是一個一個決定加成的,人也是,也是由一次又一次轉折點的決定成長而得的。
- (泰勒)他喜歡外祖父母互相說話的方式,平靜,有條理,溫柔。他們家有種氣氛,讓我無需別人提醒就本能的感到,不該大喊大叫,不該打人,也不該在廚房裡全速衝刺。在那裡我唯一被一再提醒的就是,一定要把沾滿泥巴的鞋子放到門邊。——這就是素質,書香門第的氣氛,平靜,有條理,溫柔。
- (肖恩叫塔拉“黑鬼”)肖恩這樣做是想羞辱我,把我鎖在過去,困在過去的自我中。——他人的話語可以聽,但不必盡聽。我要努力學習知道一個人話語或行為的背後,目的是什麼。就像肖恩叫塔拉“黑鬼”,聽起來盡是覺得羞恥,但他就是想羞辱塔拉,而塔拉做到了保持清醒,不要情緒被牽著走。
- 如果當時有人問我,對我來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回答是查爾斯。但其實他不是。而我會證明給他看。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愛情或友情,而是我自欺欺人的能力:相信自己很堅強。
- 承認不確定性,就是被迫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無能,但也意味著你相信自己。這是一個弱點,但這個弱點中透出一股力量:堅信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別人的思想中。——嗯,承認自己的弱點的人,是強大的。直面自己的弱點,證明有決心改過。這也是今天看《李光耀談治國、管理和人生》他也提到了類似的觀點。
- 好奇心是一種奢侈品,只有經濟上有擔保的人才有權享有。
- 當你是一個地方的一部分,在它的土壤上成長的時候,沒有必要說出你來自那裏。我從未說過“我來自愛達荷州”,直到我離開了那裡。
- (克里博士看我走上屋脊)他說“其他學生都很放鬆,直到我們來到這麼高的地方。現在他們很不自在,很緊張。而你似乎正相反。這是我第一次發現你很放鬆。你走懂的樣子,就好像你一直住在這個屋頂上。”……回答之前,我思考了片刻。“我能在風中站穩,是因為我不是努力嘗試站在風中,”我說,“風就是風。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陣陣狂風,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風。它們沒有區別。不同的是頭腦中怎麼想。”……“我只是站著,”我說,“你們卻都降低身體,試圖彌補,因為高處讓你們害怕。但蹲著走和側身走並不自然,這樣反而讓自己變得脆弱。如果能控制住恐懼,這封就不值一提了。”——嗯,“風就是風。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陣陣狂風,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風。”,要學會控制住恐懼,不要讓恐懼令自己變得脆弱。
- “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他說,“斯坦伯格教授說這是《賣花女》。想想那個故事吧,塔拉。”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如炬,聲音宏亮,“她只是一個穿著漂亮衣服的倫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時,她穿什麼衣服已經無關緊要了。”——我要學會要相信自己值得,我值得這些好、這些愛!當塔拉屬於劍橋,不會因為她穿的跟其他同學不一樣,而影響了她屬於劍橋的事實。
- 我開始重讀約瑟夫史密斯和楊百翰的信件。小時候讀這些信時,我懷著崇拜之情;現在我用不同的眼光重讀它們,不是用批評家的眼光,也不是用信徒的眼光。我將一夫多妻制作為一項社會制度,而不是一種教條來解讀。——jump out of the box。不要仰望,不要俯瞰,學會平視分析,open minded。
- 也許我很平靜是因為我沒有在真正意義上置身那裏。——嗯,當我很緊張的時候,我也會努力靈魂跳脫肉體,以第三者視角去看自己。這樣可以緩解我的緊張情緒。
- 當一個人對家庭的責任與他對朋友、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衝突時,他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