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精神意义
四大名著的精神意义
更多历史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国历史趣观
明代书商首提“四大奇书”。最近几十年流行起来“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区别就在这“大”——伟大。

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四大名著不是只读一遍就行的,就像一杯老酒,要慢慢的酝,慢慢的品,才能体会到书中文字力透纸背的深刻内涵。现代的人都是快餐式、图文符号式的阅读,能真正体会到精典著作的精粹吗?

《红楼梦》就好比上流社会尊崇的红酒,不但要慢慢地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奥秘,还要会品,多品才行。(87版记忆犹新,中学的课文里略微了解一点,就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记得当时老师还要我们背诵了一段)
《水浒传》我把它比做白酒,浓烈醇厚,后劲极大,多喝易醉,失去理智。(98年看电视剧才开始了解,后来有同学熟悉,就给我们科普了很多)

《西游记》仿佛黄酒,有知名度,但尚不及啤酒普及广泛,远不如红酒高雅,论名气逊白酒一筹。(电视上看的,书基本没看过)
《三国演义》就如大众型的啤酒,老少咸宜,通行天下。(我完整读过的唯一一部,而且不只一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