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吗?

01
大多数人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就是那个著名的金字塔。
简单来说,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了5个层次,分别是:
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需求层次越低,动机越强,而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举个例子: 当你生存都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不会去想如何享受生活,这时如何吃饱穿暖是你最大的目标。 古人遇到饥荒时甚至会易子而食可见它给你带来的动力有多强,但一旦你吃饱穿暖,就会想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理想,也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如果问,你现在处在那个需要层次,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02
别急着回答,今天,柠檬要从一个新的视角跟你来聊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先来看一道选择题,假设你的面前有三份工作机会:
- 第一份工作十分稳定,相当于铁饭碗;
- 第二份工作收入还不错,别人很容易就能看到你的工作成果;
- 第三份工作是你感兴趣的,你可以在其中体会到成就感,但它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
现在我要问你两个问题:
你觉得哪个机会更加吸引你?你觉得别人会选择哪一份工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
如果问的是自己,大多数人认为第三份工作最能打动自己,也就是自己更看重自我实现; 可如果问的是你觉得哪份工作会更加吸引别人,人们通常认为第一份和第二份工作更具有吸引力。 也就是我们觉得别人会更看重安全和尊重的需求。
换言之:别人都在需求金字塔的下层,而我在上层。
03
刚刚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说的,你可能感受并不是很深刻,那我们换一个角度。
很多人都有被亲戚介绍过相亲对象的经历,他们往往一开始都会说:
这小伙不错,有房有车有钱,这就是因为亲戚只关注到了孩子的低层次需求,他们并不能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对高层次需求的重视。
这里的别人说的还是亲戚,对你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尚且都有这样的误解,如果别人指的是完全陌生的外人呢?
让我们回看历史:
- 中国物产丰富,郑和七下西洋,为了是和他国建立外交关系,开拓贸易,是一个高层次的需求;
- 而欧洲列强环游世界,就是为了殖民扩张,开疆拓土,这明显是低层次的需求。
这样其实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解释,殊不知外国人也是这么看待我们的。

这其实又说明了很普通的道理:
人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说,你要发现别人真正在意的,看到对方是站在需求金字塔的哪一层,然后去思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去和他们相处。
尤其当你发现在相处过程中,一直存在矛盾又无法解决,那就可能是你没有关注到对方真正的需求。
这时候不妨留点时间给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兴许,你的疑惑就会迎刃而解。
也许你会担心一直思考别人是怎么想的,会不会活的很累。
其实不用担心,这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新视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