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黑龙江(15)——入侵喀尔喀

所谓喀尔喀蒙古族,主要是是明代将分布在喀尔喀河地区蒙古诸部统一称呼,现在主要是是外蒙古地区。这个地区成为沙俄东扩的焦点地区。
戈洛文带着庞大的武装谈判使团来到贝加尔湖地区,知道雅克萨那边已经停战了,所以他没有着急马上去和清军和谈,而是选择在喀尔喀地区巩固俄国的既得领土。当时喀尔喀分成三部分:中部土谢图汗、东部的车臣汗、西部的扎萨克汗。早在1638年,大清崇德三年,喀尔喀三个大汗承认清朝的宗主权,每年进贡。俄国的到来让这一地区矛盾变得复杂化。
在戈洛文到达贝加尔湖以东的据点乌的柏兴后,喀尔喀蒙古的首领土谢图汗派遣六个人会见戈洛文,主要交涉的问题是既然来和谈,为什么带这么多军队?蒙古当局受命只能接待少数俄国使臣,并且投诉俄军对蒙古人的杀害,希望归还被掳走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戈洛文拒绝了,而且这次会谈让他意识到,原计划的拉拢当地蒙古上层贵族的企图恐怕要破产了。
戈洛文意识到,当地蒙古人更加亲近清王朝,而且抗俄意识很高,如果蒙古和清朝联合,这会极大的动摇俄国在尼布楚地区已经到手的领土和利益,危及整个中俄和谈,因此他考虑为了在未来和清朝谈判中占据有利条件,先努力镇压扑灭当地的反俄浪潮。因此他策略上选择,利用清朝主动停战,等待俄国使团的机会,他迟迟不派信使到北京,趁机开始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镇压,而且戈洛文居然在贝加尔湖地区停留了两年之久。
戈洛文先污蔑蒙古牧民偷了俄国一百匹马和五十头牛羊,以寻找马为由,派遣哥萨克,分别入侵喀尔喀蒙古的各个兀鲁斯,一直折腾了四个月。清朝这边呢,一直催问俄国使团的消息。公元1687年2月,清朝理藩院向楚库兴柏发出咨文,询问俄国使臣是否到来。土谢图汗那边向清朝报告到了,清朝才知道。戈洛文知道也不能无限期拖延,1687年11月30日,他派遣了两起使者,一路经蒙古去北京,一路继续沿途弹压蒙古当地各个部落,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蒙古上层受清朝和谈的影响,一直保持很克制,有地方进行零星的自我反抗,但是双方武装差距悬殊,这导致蒙俄矛盾迅速激化。到了1688年1月底,蒙古为了制止俄军出城骚扰,在楚库柏兴地区设置岗哨,俄军出击,双方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俄军面对人数和地理有优势的蒙古军民,打的并不好,而且楚库柏兴却岌岌可危。戈洛兴急调贝加尔湖以东各个寨堡迅速来增援。
从1688年1月到4月初,三个多月时间,蒙俄双方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对峙状态,这时候一个搅局者出现,并且使局势向着有利于俄国,不利于清朝的方向发展,这个人是谁?他又做了什么呢?欲知后事,请看下篇《1689黑龙江(16)——搅局者,葛尔丹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