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与经济的关系
人口数量过多或者过少各自会给经济带来社么影响?
当中国和印度早在19世纪60,70年代,都因为人口数量过多而推广过计划生育的运动,旨在人为降低出生率,减少人口压力。而旁观很多发达国家,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德国瑞典等,由于出生率低,社会人口呈现锐减和老龄化趋势,故很多都在积极倡导国民生育,鼓励甚至奖励生育。
为什么这么多政府都在试图改变,人多的想人少,人少的想人多,到底有没有完美的人口数量呢?
我的理解是,没有完美的人口数量,但针对具体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一定有一个人口增长/减少的比例数字,是可以指导社会更好发展的。
总体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就是人力资源,当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大于社会可提供的人力资源时,市场必然会萎缩,从而带来经济的损失。就好比:你的祖辈是个大家族,兄弟姐妹10多人,种田的,卖肉的,当医生的,当老师的,低端到高端的职业都有就职的,一家人资源共享,打拼积累的很多财富。但到了你这一带,就只有你和你妹妹两人,家里这么多衣钵,分身乏术,只能尽量选择高端职业,而招聘隔壁村的萨瓦和低卡来干低端活,但即使这样,你们家还是在几个领域失去了权势,家里老人又多。收入少了,但花销却大了,你们家也就眼看着越来越艰难了。
而当人力资源一下子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时,也会个人带来久久无法摆脱的贫困,给社会带来无法解决的难题甚至暴乱。同样那你家举例:你的祖祖辈本来就穷,生了兄弟姐妹10多人,泥瓦匠,农民,服务员,门卫......都干着一些底层工作,勉勉强强维持的生活。但无奈不知道如何节育,一下子又生了你和其余40个孩子。这下好了,本来家里资源就不够,这么多孩子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上学了,只能继续底层找工作,最艰难的是,市场不可能一下子多出40多个泥瓦匠,农民等底层职位。于是你们家无比避免的只会越来越穷困潦倒了。
说到这儿,其实两个家庭结果不同,和各自的不同前提很有关系。一个是兄妹10人几经奋斗,家庭基本小康;另一个是兄妹10人生活艰苦,在底线奋斗。对应的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两种不同的情况,一定是存在一个人口范围值来更好的保证家族的螺旋上升,比如富有的家庭,孩子少是趋势,但可以控制人口锐减不要太大,比如继续保持上一代人口的80%--90%。 而穷困的家庭,孩子多是趋势,但可以保持人口增长比例尽量低一些,比如保持上一代人口的120%--120%。
以上数字为猜想,非科学推到。
其中关于 发达国家,出生率低;贫穷国家,出生率高可以接下来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