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看节俭 2016-7-6
《尚书》有云: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周易》中也谈到:俭德辟难。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博大的中华文化里,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修养品德的一种方式。
很多历史人物都以节约来修身。尧在位时,生活简约,穿粗布衣服,喝野菜汤,克勤克俭,博得了百姓的拥戴,成为一代圣贤。春秋时代的晏子、一代名臣魏征、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以节俭来增进自身涵养,在生活上坚决杜绝奢侈浪费。被贬黄州时,俸禄遭到削减,生活捉襟见肘,诸多不便。为了度过困境,苏轼解雇了所有仆役,将自己的收入和可用资金集中起来,分成12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分成30份,每天一份,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
欧阳修在撰写《伶人传》时,仔细研读了五代时后唐的败亡史。初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勤俭度日,用兵有度,支出有节,各个击败对手,称雄一时。后沉迷戏曲,大肆兴修乐宫乐队,重金封赏伶人,取之无度,造成财政亏空,不到三年亡于逸豫。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宋襄公开源节流,改革变法,鼓励农桑,而列战国七雄;魏武帝布衣蔬食,劝事耕织,逐鹿中原,而致天下三分;唐太宗乘轻骑住寒宫,缩减用度,休养生息,才有贞观之治。反观商纣,酒池肉林,大兴土木,终自焚于露台;周厉王穷奢极欲,千金买笑,最后社稷倾覆,暴尸荒野。
当今时代,科学节约也是一种生产力。日本丰田在与本田、日产、美国通用的角逐中获得胜利,主要得益于他的成本控制。丰田在业内号称“节约杀手”,丰田公司在生产流程中采用精细化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缩短新型汽车研发时间;同时采用“全球车身生产线系统”,在相同的平台上生产出多种款式的车型;将汽车喇叭拆分成28种基本零件,设法取消其中6种不必要零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零部件,最后将180个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降低了30%......在2008年,节省了100亿美元,这个数字对于当时汽车业领导品牌的美国通用来说也是巨大的数目。在丰田,筹备会议时,会议召开者都会仔细估算与会者每一分钟的价值几何,合计总成本,力争大会小开,长会短开,节约时间资源。卫生间抽水马桶里都放着一块砖用来节水,上班时间切断宿舍区的供水供热来节电。虽然被比喻为“拧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但丰田成本控制带来的成果是辉煌的。
当下,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比比皆是,餐厅里零乱地摆着的碗碟里时常还剩着许多饭菜,晴朗的日子里仍亮着灯,我们是否已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大到邦国,小到企业,甚至个人,成于俭败由奢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俭以修身,节约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修身的方式,更是一种责任。从牙牙学语时就诵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具体而言,要怎么做呢?对于我们金融企业来说,就是要加强资本管理,加强资金的流动性,转变高资本运营的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强化预算管理,精细化成本约束;优化信贷结构,控制资本投向,增强资本业务质量;严格费用管理,实行限额报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则要在细节处着手,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水资源循环使用,纸张双面打印,空调调至26度等。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今年我们面对经济下行的考验,但只要我们人人节俭,从细节着手,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我相信积跬步可致千里,纳细流可成江海,风雨同舟,必将傲立涛头!
© 本文版权归 zhangjinli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