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回忆录
看着池老师写的东西,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高中。
高中对我来说是一段什么样的时光呢,我不会再任何一个望着窗外发呆的时候想起它,我不会在任何一个需要炫耀青春的时候提到它,我也不会在任何一个筋疲力尽的时候怀念它。
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埋头苦读,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当然了,我高中前两年一直坐在最后一排和别人玩,养小乌龟,玩饮水机,切哈密瓜,成绩是倒数。老师找我谈心,说你这么乖的小姑娘看起来也很努力呀,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对,我不知道,反正我学不会,我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儿兴趣。
高三了,老师为了不让我影响别人,让我坐到负一排,一个人坐。我挺开心的,因为我旁边就是窗户,天气好的时候我可以趴在桌上懒洋洋地睡觉。还有教室的图书角,这么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当然不会放过,但是也没有什么真的好书,大多都是同学们家里不要的放在那里,落满了时代的灰尘。
儿童文学、故事会、读者、意林,大概就是那些,偶尔有人从家里带几本课外书来学校大家都偷偷传阅,我记得那时候川端康成的书和十日谈风靡一时。大家好像并不是真的在读书,只是为了看教科书里不会出现的文字描写,以及为了逃避一天一天接近的高考。
我也没有谈恋爱,高中的时候一直喜欢的是已经在北京上大学的男孩,所以对高中的男孩不怎么感兴趣。但有时候从那个人地方被浇了凉水回来也会和当时的朋友说小学弟好帅,去看看那个学弟打篮球什么的,但这种势头不到一周就自动被扑灭了。很无聊,感情乏善可陈,看着学校别的情侣分分合合的,说不上是一种什么感觉。更多时候像是看戏,当一个完全局外的人。
那时候也没什么朋友,不是真的没朋友,是懒得和那么多人推心置腹。少数几个呆在我身边的人现在也基本没有来往了,以前很在乎友谊,我不知道是不是绝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这么想,和朋友吵架这件事比我数学考33分还值得哭。虽然现在的我也是这样,但我已经很能接受“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这样的定律,对于断舍离这件事,我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了。
记得高考前一周的周日,是最后一次坐公交车上晚自习,天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雨。五六月闷热的空气几乎逼仄地人喘不过气,我坐在公交车站的凳子上,旁边坐着当时身边最好的朋友。我对自己说,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啊,这是最后一次一起上晚自习了。
高考最后一天刚考完英语,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就好像把所有的高中回忆都冲刷了个干净。我没有觉得不舍,也没有觉得开心,仿佛是人生终于结束了一个关卡之后来到新的界面一样,我不会回头看以前的战绩,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直到后来去学校取毕业证书,我们都没穿校服,在楼梯上遇到正穿着校服跑跑跳跳的男孩女孩们,我才终于意识到,我的高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