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甲本红楼阅读随记
第一次读的程乙本,后四十回看不下去。后来读了刘心武先生续的红楼,就看个情节,文字寡淡得很,因为他喜欢在前八十回里找谐音,所以好事者给作者取诨号“留心误”,以做羞辱,但我觉得情节粗略看还蛮喜欢。现在读程甲本红楼后四十回,比程乙本好很多,很多细节都清晰了,像程乙是焙茗,程甲就是茗烟;程乙神瑛侍者和补天石关系分不清,程贾就清楚;程乙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程甲就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程乙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程甲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当然刘心武版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我更喜欢。
挑一挑读程甲本最让人不舒服的点:
1.与前八十回叙事主体由贾府内院转向外院。前八十回外院的贾政等的事物只是作为配菜放在内院事物之旁的,后四十回已经成为主体。
2.后四十回中人物关系乱了套了,前八十回贾政辈与王熙凤辈是没有明显的交集的,贾环怕王熙凤怕的要死,这时候居然还打打闹闹,赵姨娘居然派贾环问巧姐病情,原本在前八十回鲜明的人物关系和办事次序,全部乱了套。这里就知道高鹗一生是没经历过富贵二字的,照猫画虎。
3.人物全是市侩和奴性,贾宝玉对北静王,从来都是北静看贾宝玉的行止喜之不尽,后四十回变成对北静王素来仰慕,恨不到天天见,张口闭口就是读书写八股文;贾政在八十回里给贾宝玉调的书都是圣贤书,都是经史之类,八股文只是挑了百十篇风流飘逸让他看,且排在最次,到后四十回竟然变成逐字改宝玉的八股文;林黛玉为了嫁给宝玉,宁肯做个粗使的丫头,满心里想的是嫁人,嫁宝玉,仿佛那个灵动光华的林黛玉从未出现过;贾母作为青年儿女的保护神,知道晴雯都是满嘴说好,最后尽然演变成一个脸谱化了的封建大家长,满嘴的算计。
后四十回,所有人都变成奴才了,性格全变了,也就怪不得人骂了。曹雪芹先生对那些女儿一个个都是关怀、尊敬、同情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非要骂袭人背地里使坏、宝钗八面玲珑、凤姐狠辣歹毒?那些人都做的她们那个位置最好的事了,我每每想到要是我身边的朋友都是这个样子,那简直是人生幸事。这些人都是那么的光彩照人。曹雪芹先生绝不会在后四十回里那么糟蹋这些女儿的。
每次看到后四十回人物变得那样陌生面目全非,每个读红楼的人都会惋惜“要是雪芹先生的28回留下来会是什么样”。红楼梦的缺憾是伤痛,它不同于维纳斯的断臂成就了美,要是原本28保留,那即使后面的红学没有了,也一点不让人惋惜,高锷程伟元真是文之大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