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天无聊的独处,终于发现了自己无趣的事实 | 斜教周刊 Vol.151
作业日:2019-01-19
1、《播客世界:你想听谁说话?》 by 招财
益康糯米在自己的播客《文化土豆》中有一个栏目叫“误读会”,误读会即他与一些朋友们相约看一些书,然后一起聊一聊。最近他们读过的书如下:冈察洛夫1859年出版的《奥勃洛莫夫》,威廉福克纳1930年出版的《我弥留之际》,阿瑟库斯勒1940年出版的《中午的黑暗》,李劼人1935年出版的《死水微澜》……
这些书并不天然比其他书高人一等,只是我坚信一本书如果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无疑它必定有其动人之处。同时,如今的我们缺书读吗?什么情况下才会让你捡起一本百年前的小说,去透过桀骜的文字体味百年前的人的爱恨情仇?读书无用,无用在于当下而已。
2、《隔离日记:当你跟自己独处时,你在想什么?》 by 子鱼
好吧,经过这几天无聊的独处,终于发现了自己无趣的事实,不止无趣还很没有自制力,总是想做的很多,可是到头来,一个也没有实现。人终究还是充满了惰性,宁愿躺着也不愿坐着,宁愿轻松着也不愿付出一点努力。
一天过得很快,一天又过得很慢。快到总也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其实也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慢到总是原地打转,却从来也不肯去自我尝试。
3、《死神》 by 小裴
此时死神突然站起身来,原本只是平常人体型的他突然高大到与大楼比肩,这突如其来的巨变瞬间震撼住了这一伙儿少年,同时吓坏了路过的行人。出于本能的恐惧,所有人一哄而散,四处爆发着尖叫,即便没看见死神的人也跟着一起奔跑吼叫!这一伙儿少年却惊呆在当场,刚刚敲落得血迹变成了巨大红色血泊弥漫着尸体的腐臭,洪流裹挟着他们几人一同变成了新的染料。
4、《都市呓语》 by 一知羊
比起乡村代表的既定价值观,都市生活所代表的自由有时候也能令人感到害怕——毕竟,得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和赋予意义。再者,在一切皆可量化的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确认自己所在的位置,对一切事物(比如,见面时间、友谊、商业成功等等)都有客观的标准。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就等同于一堆数据了吗?精细的专业分工也会抑制个性的全面发展,何来独特性?又何来主体性?
5、《肉体还真的是人的神殿啊》 by 兔园
我最近对这句话感触很深在于由于缺乏运动以及工作不太顺心有点焦虑,加上我开始试验性地每天从互联网公司下班之后,晚上还要开始背单词或者看书学习,以至于我这个星期很疲劳,而且产出也没有很高,每天睡觉肩背脖颈椎都在咯咯作响。我已经想不起来我高中的时候是怎么念书的了,那个时候好像学习强度也不小吧,为什么就好像那么有劲儿呢?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系统地为了去考个什么东西而学习了,大学也都在玩耍,国内本科考试又水的很不用怎么复习,老觉得找不到节奏感,觉得不应该这样的。不过,我怀疑我是因为已经衰老且体力不行了,因为上一次努力学习毕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6、《基因检测 · 这绝不是一切》 by MAQ
不论说理论还说事实,我都知道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甚至比基因本身还要大,这个报告,很多等位点的选取测量,都是以高加索人的调查为依据,亚洲人汉族人的样本量不够大,之前也告诉自己,不要太拿这种报告当回事,但看到这个报告结果,心里还说产生很多自我怀疑的。比如认知能力并不高,这不就是不聪明吗,我还是很在意这一点的,被基因报告揭露出来,这些年考试不利越学越差是因为认知能力不行?我能够因为一份报告否认自己的能力吗?这会不会让我越来越觉得,既然不行,索性不再追求不再努力?再比如大五人格的经验开放性,就是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仅是高,是太高了,所以说我想太多也是有原因的?那我是否又会因为这个结果,认为自己就是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抹杀掉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7、《学会辨向这一招,尹世丽也许就遇不到李政赫了》 by 粉胖子
正午12点是一天中太阳直射身体,感觉身体最温暖的的时候,13点则地面温度是最高的,14点则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上,正午太阳一定会在南方出现。我们可以将一根小木棍插在地面上,影子所指向的方向就是北方,同时,这时的影子是一天中最短的时候。
如果是早晨太阳刚刚升起,那么太阳的方向是东方;如果是下午太阳刚刚落下,那么太阳的方向是西方。因此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站立,左手是西边,右手是东边,那么正对的方向就是北方,背对的方向就是南方。
8、《人各有天命》 by 苏夏
国人总的来说,还是很乐观,相信人各有天命。前一阵,我跟爸妈说要注意锻炼身体。
我妈说,锻炼啊,每天都走着呢,但是吧,人各有命,到该死的时候,锻炼也没有用啊!看你姨村上那谁,夏天还经常在咱家买西瓜呢,没几天说得了癌症,不到俩月,死了。
冰河跟公公说,你每天去公园走走,跟人家学学拉拉单杠啥的。老爷子说,嘿嘿,锻炼,唉。街上那谁你认识吧?他不是一直锻炼嘛,看起来身体多好啊,有一种不见他出来散步,才知道生病死了。
反正,他们都觉得老天爷想让你死,你就病了,再锻炼都没用。
9、《羁绊》 by 兮夕
随后,苏有朋他们离开了小岛,背景是这只背着他找到的壳的寄居蟹。我心里忽然升起强烈的不舍。如果没有这个找壳的故事,所有的寄居蟹在我眼中和所有芸芸众生一样,是没有感觉的。但是,当它选择了这个壳以后,它就是整个小岛最独一无二,最有联结的动物了。从这以后,我开始担心它的生死、忧愁和快乐。有一种羁绊似乎从心底升起。就像是小王子对玫瑰花,就像愿意被驯服的狐狸一样。原来人的感情如此清晰与细腻。对寄居蟹如此,那么那些与我有更多细节的人呢?有时候对于这些羁绊,我是麻木的。而分离会让感情清晰,因为这就是人之常情。
10、《仁拉一家》 by 有一天
他们在这里住,并不是事事都很如意,比方说住的房间里什么东西坏了,可能不是他们弄的,但也需要他们花钱去修。客栈里做饭并不方便,不过他们还是会经常拿自己带来的锅在炉子上煮些东西吃,后来客栈老板不让他们在下面做饭了,他们就端着锅到四楼的厨房去做。我感觉这一家人并没什么发愁的事,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经常是才仁扶着爸爸或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爸爸去转经,其他人跟在后面,早上晚上都去,一家人其乐融融。
后来我听说了他们的故事。
11、《孤独者的思绪如何流淌》 by 勺子
《思流》可以算作是“过渡性专辑”,但帕克似乎意识到,所有的专辑都可以是过渡性专辑,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过渡性的。这就是《开始吧》一曲没有成为高潮迭起的激光秀,而是引出了《思流》专辑的原因。这首歌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置信,讲述了对生活微观管理时受到的诱惑,可能只是《好像我们只是在后退》(Feels Like We Only Go Backwards)一曲的陪衬。请注意,帕克很有先见之明地用“我们”来作词。无论是在讨论伴侣或粉丝团,还是进行自我的构建,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求舒适和稳定,而非处理两个个体之间的不谐——不同个体总要以不同的频率来变化的。帕克的先见之明恐怕还不止这些,比如《好像我们只是在后退》中唱的,“我的全身上下都在说,‘去吧’”(Every part of me says, 'go ahead')。于是,《思流》成为帕克对孤独感的最有力解释——他知道,在录音室中,他顶多能实现完美;录音室之外的终极目标,其实是“进步”。
12、《2020开年巨献:J姐3万平方英尺的梦幻魔仙堡,你酸了吗?》 by 榛子酱
看到自己如今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J姐自己也有很深的感叹。6年前的他也曾是全身上下只剩500美元,还背着债务的穷小子,有着最黑暗最糟糕的人生经历。他为自己白手起家的身份感到骄傲,凭借着努力开辟自己的美妆帝国。最开始起家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万事皆有可能”,希望大家能学到!
13、《晋北行(八):大同华严寺,辽西京的光荣与信仰》 by 斜阳君
全新的华严寺,吸引了不少来到大同的游客,在这里伫立近千年的薄伽教藏殿与大雄宝殿,看着周围的废墟与高楼和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知会作何感想?当年营造学社的前辈们在此发现了辽金建筑的秘密,一定非常开心吧。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被艺术与文化打动,同样激动异常。前人的精神通过建筑跨越时代,触及今人,大抵也是一种永恒。
摸鱼的写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 斜教年终拷问 & 教主致辞 (2人喜欢)
- 感觉自己像是海滩的砂石,身边的人像是浪潮 | 2023 斜教年终问答特刊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