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Musical 100 days#Day3
https://music.163.com/song?id=25731590&userid=1718200104
莫扎特《g 小调第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你看这个名字可能会陌生,但只要一点开你脑海中就会立马浮现“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哈哈哈这就是一首网红古典乐(S.H.E曾在2005年11月25日出的曲子《不想长大》中部分旋律参考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这首交响乐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的交响乐”基本都是弦乐的声音,这也造就了一种紧张的感觉。看过这首曲子的背景后,知道了这部作品是在莫扎特人生低谷期创作的,那时莫扎特的妻子患病,没有钱买药,他家里甚至贫困到没有钱买面包,可以说它是在用这首曲子说话,倾诉他的哀怨,发泄他的愤懑之情。就我目前的认识而言,那时候的贫困的作曲家比比皆是,很少有人像贝多芬一样善于经营自己,又是教学(交出了得意门生车尔尼),又是出版交响乐作品,又是在剧院演出......音乐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但音乐背后是一个个优秀的作曲家用生命支撑着的。相比中国音乐史,我觉得西方音乐史上的音乐家们更具“音乐匠人”的意味,像执着于对位写作的巴赫。他一生低调投身音乐创作,在世时的名气还不如他的儿子(古典和浪漫过渡时期)。随着音乐的普及,更多的人可以欣赏音乐,而不是只有贵族,人们更愿意听有旋律的,激情昂扬的曲子。曼海姆乐派(早期古典时期),浪漫派应运而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