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方法》节选读后感
原文1:
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和对他人的感觉一致,这在心理学上是事实。当一个人与人交往,自己又比较有礼仪时,他总是觉得也应该善待自己。觉得别人不怎么样的人,内心深处对自己也没有多少尊重和关心。克服愧疚感有一种最有名的方法,就是不要在脑海里谴责别人---不再批判他们,不再为他们的过失而责备和谴责他们。觉得别人值得你尊敬时,你就会树立更良好,更恰当的自我意象。
读后感:不要抱怨和谴责憎恨别人,让我想到了我看过的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当我们做到不抱怨别人,不抱怨不好的事情,不厌恶和憎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友善很多,事情也顺遂很多,就算碰上麻烦的事情,总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柳暗花明又一村;相反,总是在抱怨,在怨恨别人,就会霉运缠身,一件接一件的事情不顺利。马太福音里面也有一句非常知名的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说心怀感恩之人将被赐予更多,变得富余。不存感恩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同时也是在反驳一种侥幸的心态,告诫我们,不以恶小而为,不以善小而不为 。(当然还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就不细说了)同样,当我们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善意和尊重,好运也随之而来,反之,当然霉运缠身,心态也会更加糟糕,更难跳出困顿的圈子。所以,以后自己也一定要管住嘴和心,不但嘴上不说抱怨的话,心里也不能有怨气,就算不满,主要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在责怪和咒骂他人身上;多说调柔语,夸赞他人,而且是真心的夸赞,认真的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闪光点,然后进行赞美,相信自己慢慢的就能感受到身边人的善意,收获很多正能量,然后自然实现了生活顺遂。
原文2:
善待任何人是宽容之举,因为这样做对个人来说,并非总能立即起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你不能将它看成是交易,而是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将这样做看成是强化自我意向的一种手段,看成是你对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读后感: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并不一定能换来所有人对自己同样的尊重,这不是买卖交易,不会绝对公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塑造个人品格和优秀人格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付出了真心真诚,没有立刻换来对方正向的回应,从而感到失落,退缩,甚至懊悔和怨恨,这些都是没必要的,别人怎么样的态度,我们不能完全的控制,生活中肯定会存在对我们不满和不理解的人,但是这部分人不能代表全部,他们就算对我们的善意无动于衷甚至曲解,也不能说明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善待和尊重他人永远是对的,对讨厌和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就算无法释放善意,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尊重他们,不去记恨和互相伤害,不在背地里说三道四,就是尊重的表现。对于陌生人,交情普通的人,当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和尊重,会对我们的人品认可,将来可能在某个时机,大家就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或者在某个需要支持的时刻,这些人就会站出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这些都是善待尊重他人的种子开出的美丽的花朵。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善待和尊重他人,就算再熟悉再亲近的人,也不能因为对方和自己很熟悉而表现出傲慢和无理,这是无比愚蠢的!一定要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