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对豆瓣鹅组的观察
前言
疫情期间,友邻搬运了很多豆瓣鹅组出的好帖子,有部分友邻甚至赞叹鹅组成了墙内难得的开明社区。以往,鹅组一向被嘲为智商盆地的,这次转变刷新了我对它的偏见。查询得知豆瓣鹅组是最接近天涯社区娱乐版和猫扑的论坛,想起小时候超迷这两个论坛无奈最后都走向了没落。qwq想着弥补小时候的遗憾,于是刷起了豆瓣鹅组。
网站的兴衰与没落(衍生小组)
在此期间发现豆瓣孵化出了下厨房,想起果壳孵化出果壳性情,虎扑孵化出虎扑识货,发现这种“孵化”不是孤立。感叹社群真的很有创造力,也很强大。
ps:八组衍生的吧唧组又无聊又有趣。(黑话记录:抓鸡,鹰组,今天还看到了抓鸡)
抓鸭:分享:一不小心发现了闲fish上做的暗号(找到更多会持续更新,已更新)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7087185
抓鸡:分享:䒔 翻下去居然是窝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6940701
对综艺节目后期的观察
看了几个快乐大本营cut,感觉很有游戏感。使用了不少游戏音乐和符号。
中餐厅也有点模拟经营的感觉。
注意到了芒果台与恋与制作人类似的乙女偶像剧。
孙杨与肖战事件
目睹了事件全程发酵。
本来觉得无限嘲讽可以作为一种公关手段,因为我已经开始有点同情事件主人公了。但是问一男性朋友哔哩哔哩群嘲蔡徐坤的那段时间他没有同情蔡徐坤,他说他也不确定他以后会不会同情类似的人。所以群嘲并不一定会改变事件的走向,要有一个契机来让转变事件发展的方向。此时,想到了杨幂在群嘲中走出的例子,当时她靠自黑与真性情逆转了事件的发展方向,也许,真实的个人叙事,真实的人格感染力能够扭转乾坤吧!
待修改,待补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