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
一语不成践,万卷徒空虚。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很多人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方法,满怀信心的走出校门,投入工作实际,可是发现书中所学并非工作所需,很多方法并不顶用,这就说明缺乏实践的检验,理论永远是虚无的。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实践的验证,它永远是漂浮在我们实际工作上方的空中楼阁,看着好看,其实屁用没有。
自古以来,我们都讲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大量阅读,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要不断实践,在具体的工作中对自己所学进行检验。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总结提高,提炼形成管用的经验。一般而言,书中的知识,都是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普遍性,用于指导一大类问题的解决,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问题的背景各不相同,教条的运用无疑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这就需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对知识进行创新性利用,运用书中的基本原则和观点,结合具体工作,形成一套结合实际紧密,解决问题有效的经验理论。
历史上不少因为盲目的坚持书本而造成失败的案例。一个就是比较熟悉的“纸上谈兵”,初出茅庐的赵括,对各种军事理论,作战策略侃侃而谈,让人听来觉得此人精于用兵,可真正让他和秦军决一死战时,他胸中的韬略在实践经验丰富的白起面前便无用武之处了。另一个就是在井冈山革命战争期间,博古李德照搬苏联经验 ,教条解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而引发了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作为工作时间短,社会阅历浅的菜鸟群体,还是应该把脚深深扎进泥土中,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踏踏实实的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中所学,心中所想的知识观点,与实际情况反复对比,在实践的沃土上反复检验,在发现矛盾过程中持续反思总结,最终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经验理论。我们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