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琢磨先生
以下来自书中段落:
我工作的时候经常想三个问题:领导还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今天的工作还有哪里可以提升的?目前手头的工作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所谓职业,就是不管有没有欲望、灵感或状态,随时都可以让自己进入那个角色,在过程中找到感觉。当然,如有可能,尽量让自己体会到快乐。 每个人都可能会被骗,但不能因为被骗,就失去对所有人的信任。同样的道理,一个坏朋友对你最大的打击,不是破坏了友谊,而是让你不再投入真诚。一个坏恋人对你最大的打击,不是让你伤痕累累,而是让你再也不敢投入感情。挫败也好,伤害也罢,总会成为过去,都会成为浮云。可怕的,是你用这些过去,绑架了自己的未来。 成熟的定义是,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亦体谅对方的感受。 春雨如思,思念如凄 很多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所以, 相见时,要心存善念,如初次谋面; 告别时,要郑重其事,像最后一次。 任何发生的事情,都是必然发生的,都是安排好的,所以没有必要大喜大悲。凡是离开你的必然就不属于你,已经发生了的就不必去纠结,好的坏的照单全收,只有接受下来,才能轻装上路。 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在别人的世界里随遇而安。
有太多有共鸣的句子。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的链接,好奇打开看了一眼,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作者语气诙谐,文章气氛轻松,有些内容很搞笑,有些又仿佛很有道理,作者也说了,可以从文章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
有些地方觉得深有同感,有些地方可以给些感悟,总体来说,值得一读。作者的文风我很喜欢,准备看他的《水煮三国》,我看书如果遇到一个习惯的作者,我喜欢看他的全系列书。我觉得,我只有看完他的书,才有资格来评论这个作者的书。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心情愉快,也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最有感触的就是关于告别,关于对自己的认知。关于告别,2020年一开始世界就各种灾难上演,像是打翻了潘多拉的魔盒,就在今天早上看到新闻福建泉州的一个酒店,2秒之间一栋楼突然坍塌,化为废墟,所以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所以我想要过好当下,珍惜眼前。不用拼命工作努力攒钱而错过路上的风景,偶尔可以停下脚步驻足远眺,也许会有日常没有发现的小美好,所以我定了规则每年家庭自驾出游2次,放下工作陪伴孩子,放慢自己看看路上的风景。不要总是工作忙碌没空回家最后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偶尔可以回家小住几天,陪陪父母,所以我想着每年带父母体检一次,出游一次无论长短。每一次再见真的会有可能再也不见,所以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少一些争执与抱怨。潘先生去武汉工作后,我们的争吵少了很多,每周能在一起的时间有限,尽可能都是陪伴孩子,包容彼此。尤其这次武汉疫情,他差一点就不能回来,所以感恩他没事,原来生活如此不易,现有的生活轻而易举就会被打破,所以能放过的就不要太在意。这次他开车回去,我真的只期望他平安。
关于对自己的认知,作者从各方面阐述了这个哲学问题的重要性,仿佛只要全面的认识自己就可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如果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你不会被别人的想法绑架,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孤勇前行。这样的话,你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生活都会目标清晰。比如爱情,你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双方是否合适,三观是否一致,能否磨合,能否继续走下去。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自己,我们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想过得别人的认可,我们在父母,在老师的管理下,按照他们的希望生活,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能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而思考,可以带我们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第一步,然后我们才能知道自己要什么,去努力追求,如果没有成功,我觉得也没关系,要学会对自己和解。我一贯认为“尽人事,然后听天命”,首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然后结婚就不要太在意,因为已经尽力了。
看一本书,然后有自己的思考和辩解,才对自己有所提高。这是作者给我的启示,也算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