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六十岁做准备
学《理想国》 温《教育梦》
——理想是灯塔
—、我的教师梦
1978年,我当时15岁、上高一。一次,老师的作文题目《我的理想》,经过深思熟虑,我毅然写出——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1982年毕业教书,1985年(22岁)第一个教师节,在县人民大会堂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1年(28岁)教师节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二、我的办学梦
1981年12月21日,我写下日记《幻想》——基于对农村很多孩子考不上高中、考大学的更少(当时4%)的思考,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欠缺所造成。因此思考“办一所家庭幼儿园继而升级为办一所家庭小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近40年过去了,我创办的郯城大唐学府现在有两个学校三个校区;幼儿园两所,每年有2000多名学生、幼儿享受我的教育理想。
1998年12月4日,在北师大进修时曾写过一篇《思考三年,终于成型(脑海中)》,思考崭新的学校办学模式应该具备五条
1、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成功者之家,学生的乐园、教师的理想之地;
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的活动课;
3、家庭式助读学校;
4、社会化大模拟;
5、与外地学校联合办学、经营。
2002年有了学校名字:郯城大唐学府;2003年创办几个月未成;2004年再办,终于成功!当时学校占地4亩,一个教学班50个学生,教职工7人。
现在,据《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8日《从5800万留守儿童 看大唐东典教育》;2015年3月10日《沂蒙山区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2018年10月8日《烂漫人生 路越走越宽广》报道可知,五个指标全部实现。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2012年十八大之后关于教育的第一条中央电视台新闻台专题《山东临沂 建立爱心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是在郯城大唐学府拍摄的,从此,开启了关注留守儿童、弱势群体教育的新纪元。
三、我的家庭梦
1979年底,高考落榜上复习班期间,我写过一篇自命题作文《家庭教育》,是写的一个故事,学生李志平未完成作业,其爸爸的教育方法,奶奶的教育方法都不当,妈妈做孩子爸爸及奶奶的思想工作,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后来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
好像我一生都坚持这个观点。
1982年7月,专科毕业教学,不久就有人给我介绍对象,当时最崇拜的自己的两位老师,一位介绍另一位的女儿。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不答应,说要过三年后才能找对象。于是遵守母训,三年中写了一篇《我的爱情观》共8页,最后一页是我找对象的五个标准(略)。
三年后,与梁绍莉女士(我的夫人)结缘,恋爱二年后结婚,生二女。现大女儿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校区老年学博士后(回国成为第一位老年学博士海龟),二女儿英国某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管理硕士,现任某大学财务管理教师。两位女婿也都是大学教师。
2014年,荣获临沂市首届“十佳最美夫妻”、首届“最美家庭”殊荣;2016年又获“首届山东省文明家庭”称号。
母亲92岁,曾于76岁在大唐学府上岗,83岁退休,87岁住进我梦想中的养老院,现在身体健康。
妹妹、内弟、内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妻侄、妻外甥等,在学习、升学、就业等人生重要节点,皆有我们夫妻参与意见建议,现在生活的都很顺心顺意、幸福美满。
四、我的教育梦
报纸、刊物有关文章——《此生只为教育来》、《奇人奇校—王勇基与他的大唐学府》、《草根校长的教育梦》、《构建和谐校园 放飞教育梦想》、《“大唐东典”教育展望: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发展——大唐学府新的十年教育畅想》…,这些闪光的“里程碑”,诠释着我的梦想!
去年,56岁的我工作37年,刚宣布自己“为六十岁做准备,再干29年”,居然就有了北师大“校长领导力与哲学管理高级课程班”招生,诚惶诚恐,试探问问要不要我这么大的人做学生,答曰要,特欣喜。第二个模块学习结束,一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请客,席间,我问这个班与您们有关系吗?答曰“不是上次石家庄会议时您提议的吗?”
您说说,我诚惶诚恐怕上不上的学习班,原来有我的理想。此时,幸福与快乐正在进行中…
五、学习与讨论时的思考
学习《理想国》这几天一直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哲学家应该不怕死!果然,今天刚收到的第二本《理想国》出版说明上介绍:苏格拉底一生一个字没留下来,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而被判死刑,“柏拉图与格劳孔探监、劝逃,而苏格拉底却不为所动,使柏拉图深表崇敬”。柏拉图写理想国用这种方式是为了纪念苏格拉底“毕生未著一字。”
还有思考很多哲学师未捷身先死!能留下著作的更少,柏拉图师徒属于幸运的人。
突然率性写这些文字,是想告诉同学们,有理想真好,奔理想真好,实现理想真好,不断产生新理想真好,不断实现新理想真好!
十组:王勇基
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