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马六甲去往怡保
2018年9月19日。马六甲的清晨。
早上五点半,可能是房间冷气太足了,被吹得肚子有点痛,爬起来上了趟卫生间。坐在马桶上听到不远处清真寺里传来嘹亮的早祷诵经声,以及狗子们前赴后继的大合唱……
收拾好出门后先打车去了中央汽车站,买了张去怡保的巴士票,40林吉特。
他们的汽车站内部是这样的,一围圈都是售票窗口,每个窗口属于不同汽车公司,单家公司的客运路线并不会遍布全国,所以进门我先问了人该去几号窗口。

这是我买票的窗口,IPOH就是怡保的英文名了。

拿到车票。选了下午四点半的车次,这样我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可以再逛逛马六甲。

今天想去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清真寺看看。这家清真寺处于人工修筑的马六甲岛上,未开发区域,没有公交车可以过去,五公里的距离又不适合步行,最方便的到达方法还是打车。 据说如果水位涨高,它看起來像一座浮动于水面的建筑,所以又叫海上清真寺。最佳观赏时间应该是傍晚到晚上,可惜我没时间等到夕阳余晖或夜晚灯光来装扮它了。

这座人造小岛和马六甲主城区之间由一座桥连接。我从中央汽车站叫了Grab,花费11林吉特。


清真寺入口前广场,可能是这个时间段不对,几乎没有游客行人,也没有车辆停着,看起来有些荒凉。

海上清真寺免门票。入内需脱鞋、穿长袍、戴头巾。长袍和头巾可以在门口的更衣室免费借用。
长袍花里胡哨的,咳咳,恕我无法驾驭这风格,全身照遮挡一下脸。

不过这头巾很方便,直接套上就好,也不需要自己围。

祷告室内部的穹顶,是十分简洁的蓝白配色。

镂空的窗子,透气性极好。整个清真寺内部也没几个游人,非常安静。我在地毯上坐了一会儿,外面太热,还是吹吹风扇凉快一下吧。

面向大海的拱形门内部。外面的地板已经被晒得滚烫了,赤脚走上去,感觉自己就像铁板烧上的小章鱼。

面向大海的拱形门外部。

阿訇诵经的台子。

这面彩色玻璃窗子配色蛮漂亮的。

红蓝黄绿四色主打。

这个景色是从清真寺走出来后拍的,大中午的紫外线特别强烈,整个画面曝光过度……果然还是应该等等黄昏时的光线吧……另外,裹着头巾和长袍的我,被蒸出了一身汗,已经快中暑了(这么想来,这些长袍每天会有人清洗么?大家的汗味都混在一起了啊!)

PS:除了海上清真寺,在马六甲城区里还有一座绿屋顶清真寺、一座红屋顶清真寺。绿屋顶清真寺叫 甘榜吉宁清真寺, 最初的建筑为木质结构,印度穆斯林商人建于1748年,1872年改建为砖砌建筑。建筑风格混搭了苏门答腊、中国、印度教和马六甲马来多种风格。两层绿色三角形屋顶是苏门答腊和爪哇地区传来的建筑风格,白身绿顶的宣礼塔和拱门很有中式建筑的感觉,里面的喷水池是欧式设计。红屋顶清真寺叫甘榜乌鲁清真寺, 同样混合了苏门答腊、中国、印度教和马六甲马来多种风格,很容易被人混淆为甘榜吉宁清真寺。


拓展阅读: 马来半岛殖民与移民探访之旅
打车回到鸡场街。这一天是周三,街上许多餐厅都休息,大门紧闭,这情形怎么跟在大理一样……
天德宫门口。 天德宫奉祀神灵:西天佛祖、天地父母、观音娘娘、大圣佛祖、八仙祖师、济公活佛、 骊山老母、财神爷、太岁爷等。

当务之急是要先吃个冷饮把体内的暑热之气驱赶出去,看到这家刘逢荣雪糕饮冰室就走了进去。后来才知道这家店是家老字号了,已经经由两代人的经营,大概有60多年历史。

,

店面不大,陈设有些古旧,这个时间段也没有什么顾客,几个老伯坐在圆桌边喝着咖啡看电视,有种懒洋洋的氛围。

隔壁的高佬云吞面虽然另挂了块招牌,但这两店之间的隔墙是打通了的,不知是否属于同一经营者。

摆在门口的小摊档。

隔壁高佬云吞面门口的小摊档。

马六甲有4大饮品:八宝冰、晶露、黄梨水、花生汤。 在这家店都可以吃到,据说花生汤是他家招牌。花生汤是发源于福建的特色甜品,是用剥了皮的花生,加水熬煮至软绵再加糖。然而因为花生汤是热食,热到头昏脑胀的我想都没想就直接无视了。

只有我一个客人,怪不好意思的,默默坐等。

居高临下一只恶犬。

点了一份晶露(4林吉特),也叫煎蕊、煎律、珍多冰 。表面上堆着蓬松的冰沙,冰沙上浇了些椰汁和椰子糖浆,在这冰沙底下埋着红豆和一种绿色的粉条。 这绿色的粉条是由糯米粉制成,并以班兰叶的汁液染色。


碧绿的颜色显得清凉,滑溜溜的口感也很易入口。

喝光了一杯黄梨水,吃完一碗晶露,总算从中暑的边缘救回来了。

这家鸡场街88号,又名大宝小食,是另一家在当地人气火爆的餐厅。

店内几乎满座,生意果然不错。



甜品和主食是分别点餐的。


鱼丸清汤面,6.35林吉特一份。

红豆冰,4林吉特一份。吃冰令我快乐。

吃过东西继续闲逛,昨天逛得大多是欧洲教堂,今天则改逛中国寺庙。
青云亭座落于马六甲区的庙堂街,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历史最悠久的古庙。青云亭主殿供奉观音大士,故亦称观音亭。
赶上一个聒噪的韩国夕阳红旅游团,讲话音量完全不输我们国家中老年团。

青云寺取名平步青云之意,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最早的寺庙。寺庙门口横批“南海飞来”。大门屋脊上众多人物雕塑,很是精致。门口两侧的窗户分别雕刻一条巨龙。

眼神很喜感的马匹浮雕墙饰。







门口雕刻的巨龙。

青云亭的外观雄伟庄严,建筑结构富有中国传统的艺术性,不但古色古香,而且多姿多彩。整座庙宇,不论建筑风格、雕工、图案,历历反映闽南地区色彩,是十分难得的中华建筑艺术瑰宝。庙内供奉著三座祭坛,儒、释、道各一座。




从青云亭出来,斜对面就是香林寺。这座寺庙供奉的是佛陀。门口停着辆小三轮车在售卖凉茶,为什么会有“王老吉”?

建筑风格不是传统中国寺庙风格,要较为现代。


十八罗汉的石雕像里出现一只萌鹿。

矮墙上有一只瘦猫在发呆。

啊,我又被发现了!

似乎不屑搭理我,打扰了……


不过我对中式寺庙的兴趣一直寥寥,加上这闷热的天气让人不舒爽,我决定再去咖啡馆喝点东西,慢慢消磨掉发车前的一小时。

途经可爱的墙壁涂鸦画。

最喜欢这个门口的画。

河童?青蛙?

门框上长出树来了!

走下骑楼去躲避阳光,门洞上似乎写着什么。

168,一路发……

路过一家教堂。看google地图上介绍是卫理公会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908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据说是为泰米尔卫理公会人士建造的,提供英语和泰米尔语服务。


一家卖椰子的摊档,店主给每个“C”"O"和“0”都画上了呆呆的表情,好可爱。

单纯觉得这配色很迷人。

回到地理学家咖啡馆。点了一杯地理学家沫沫茶,点这个当然是因为高中时看了任贤齐和郑秀文主演的以马来西亚海岛风景为主打的《夏日的么么茶》,虽说那个电影里的么么茶不是个饮料,而是男主的名字……
这个沫沫茶并不是茶,而是无酒精特调鸡尾酒,似乎加了柑橘味糖浆,当然也有些红茶味。
店内播放的音乐是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我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写写旅行见闻,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走回住处取行李,顺便再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小景致。

某古董店门口的旧式广告牌。

准备出发,前往怡保了。

巴士司机师傅是个印度大哥,他告诉我,从这里到怡保需要六小时车程。听到这个数字我的老腰咔嚓响了一声。整个车子又是只有我一个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