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五
说实话,我既不喜欢古籍,也不喜欢抄本,虽然颇有些机会接触到它们。看抄本需要特别预约,多半几个人一齐看,运气好些时,也可以独自看。妙法莲花经版本很多,只有精美与否的区别,比如配了佛画,或每个字之间都有断续的朱线,又或字都写在莲花里。三界九地图算特别,展开四米长,黑色与红色对比极为鲜明。也摸过最想看的本子,p2115 五藏论(谢谢提醒),但无非是喜欢青羊肝治疗眼病,无腮鲤鱼之毒这样的桥段罢了。无缘得见的是几片五代的印刷品,和归义军曹氏家族的大随求道场有关,这方面Drège做过一些研究,我也试着补充一些资料,把大随求陀罗尼里只字片语挑出来,和陕西出土的几个空心手镯里的做了做对比。价值不大。
看到这些旧纸便觉得碎片太多,统合分析是不切实际的野心。旧纸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小时候住庙里,闻见用了十年的禅门日诵和法物流通处新印行的气息也不一样,大概是人手上的汗液与油脂浸入植物纤维中的味道。宋纸发涩,明纸偏甜,过手明早期的圆形咒文,寺庙里用印板子印出来的(印行佛经倒是早期印刷术的推动力),一大叠纸经过水淹土埋,全都粘连在一起,一张都揭不下来,得用药水特别泡开才行。辽代木塔装藏的辽代契丹版大藏经刚被取出来也几乎要灰飞烟灭,一堆脆脆的纸屑,不知找了荣宝斋的哪位高手才复原出来。
说了那么多废话,只是突然想起来一个故事。你知道,很多时候,讲故事并没有引子,也无情境。碎片太多,我本来就不信归纳而成的某一种听起来堂皇的东西,也无关趣致,甚至颇无回味,最后它会成为描述。表面的,表面之后无他。哪怕千年相隔,但这时间距离不会告诉你一个道理,不会有启发,它就是一段距离罢了。这些细节在我闲荡时出现,而我也不可能将它们拼入游荡的生活之中。
我喜欢电子书,我在床上找到了一个发圈,没别的可能。——提前说,这是故事结尾。
建中末,有一个叫做何讽的书生(名字就够讽刺,或者是让人别笑话他),买到一卷黄纸古书,在书里发现了一只发圈,大约四寸,没头也没尾,就是圆圈圈。何讽无聊,扯了扯,发圈断了,里面滴出水来,没完没了,居然有一升还多。他又点火烧了烧发圈,果然有一股子头发味。他遂去找道士说起此事,道士说,你就是一个凡夫俗子。这么难得的东西被你碰到了,你也没能羽化,那只能说命该如此。《仙经》有记载,蠹虫如果三次吃到书中“神仙”二字,就会化作一个发圈圈,有个新名字,叫脉望。夜里用它套住天上星星,星星便会降落,可求还丹,然后呢,你就着这一升水吃了它,便能脱胎换骨。何讽听了,将信将疑,但他一回家便找出古书翻查,几处被虫子咬掉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皆为“神仙”二字。终于,他扑床大哭。
这故事听说过的人很多,也有人因此发疯。发疯的理由你我都能想到,现在抄录如下:
“唐张裼尚书有五子,文蔚、彝宪、济美、仁龟皆有名第至宰辅丞郎。内一子少年闻说壁鱼入道经函中,因蠹食“神仙”字,身有五色。人能取壁鱼吞之,以致神仙而上升。张子惑之,乃书“神仙”字,碎翦实于瓶中,捉壁鱼以投之,冀其蠹蚀,亦欲吞之,遂成心疾。每一发作,竟月不食,言语粗秽,都无所避其家扃闭而守之,俟其发愈,一切如常,而倍餐啜一月食料,须品味而饫之,多年方谢世。是知心,灵物也,一伤神气,善犹不可,况为恶乎!即刘辟吞人,张子吞神仙,善恶不同,其伤一也。”
我如世人,世人如我,不是读了也不会开悟的蠢物,就是被知识迷了心窍的疯子。
只是想说,你别乱丢发圈了。这东西虽然买起来一包十几个,但想要把头发扎起来时就是找不到也蛮麻烦的。而且,也会让我有一点白日梦般的误会。
-
毛鐵鵬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23 20:37:59
-
娅德莉多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9 23:03:29
-
击空明兮溯流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9 09:48:02
-
青椒肥肠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7 18:26:30
-
豆友473722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7 18:17:02
-
流心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7 18:05:44
-
陆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7 18:01:0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0 12:28:03
-
Angie Zh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0 11:07:12
-
摸鱼侠Loctop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00:34:19
-
托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00:31:1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0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