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学应用的个人经历
原创李向阳allan刘长志
2019年2月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的家庭是一个远离家乡的移民家庭,祖籍山东的一个小县城,世代务农;我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来到了广东,在南方打工谋生活,这几年由于自己的工作经验有了一些改善,能够买得起房,买的起车,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简单生活,老爸本身生病(2018年的5月份被查出脑梗,60%的血管堵塞,现在康复阶段);2018年在广东跟我们生活了几个月,养的差不多了,惦记老家的房子和亲朋,极力要回家,拗不过只能让他们回老家了; 我是计划生育的第一代被实施者,后来我上初中才有了一个超生的妹妹,也在另外的城市谋生,相对我的生活条件好过她们一些,对于孝道我现在考虑的只能是尽心,在这个大潮流中两地不能兼得的事情太多了,父母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所以农民所带有的那些东西他们都有,好面子、有私欲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时代烙印的结果,情绪化比较严重,这是我看到的他们这一代特有的东西,我能做的就是安抚和尽心! 对于我现在组成的家庭,爱人也是老家人,育有一子,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被实施者,国家放开二胎政策的时间是2015年,可是等到地方执行已经2016年了,再加上我们身体健康情况和思想转变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到了2018年准备要二胎,这需要很多的准备时间,再2019的元旦期间,我们才看到了希望,有了二胎的来临,全家人知道这个消息都很开心和振奋,我岳父岳母也来到了我们这里(同样的情况,岳父母也是完全没有文化的人,出门都找不到回家的路的那种,世代农民,农民所必有的那些东西也一样都有),我们都满怀希望的期待着下一个孩子的出生。 前面交代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又回到2019年的春节,我们其乐融融的过了春节,我在短暂的几天假期里陪着他们在附近玩乐;事情就出在初三的晚上,凌晨2:40分,我爱人说肚子疼,疼的流汗,肚子感觉有些脹,我们决定去医院(要知道这是春节假期期间,医院很难有好的留守医生),于是我叫上岳母,本来不想让她去,她们一听着急,就带上了她,我开车到了医院;到了医院找医生和妇科花去近40分钟,我岳母就这样扶着我爱人慢慢的走,我爱人还能走路,等到医生到来在让医生看看,我爱人已经坐不住了,我只要向医院借了轮椅,这时候我爱人的头都靠不住了;我的心这时候始终都是很平静的状态,医生要求做B超,我就让爱人使劲喝水,可是始终没有尿意,这时候医生说B超医生放假赶不过来,这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她说他们没有夜班,已经放假回家了,不能赶回来,让我们明天再来,给我们开了保胎的针打了,就让我们回去了; 开车回到家里已经五点多了,我爱人基本不能走路了,那时候我们始终坚信是不是吃错了东西,回到家里我就给她按腿上的穴道,促进消化,她在厕所始终不能有尿,而且还一直吐,我就要求岳母用偏方,火酒搓肚子,可是她的肚子越来越鼓,脹的根本就不能动了,这时候已经七点多了;我岳父提醒必须再去医院,这时候我爱人根本就抬不下床了,我果断打了120,没有经验,只能靠冷静来想办法了;打完后我就去楼下等,果然120半小时内赶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到了抢救生命的极限了,赶到医院已经是八点多了,120的权力就是可以插队去做B超,在半个小时内有了结果,宫外孕,已经把输卵管挤破了,内出血,血已经在肚子里积到40厘米了,还在不停的流,医生把我叫到外面告诉我是宫外孕,还要去妇科医生那里确定,我果断说必须手术,这个时候我就跑步去办理住院手续;可是住院手续需要身份证,走的急忘了带我老婆身份证和社保卡(着急就会忘事,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于是赶紧开车去取,走到半路,医生来电话告诉我必须回去签字,说我爱人必须马上手术,不然就没命了,听到后,我立马调头回医院,直接去医生处签字,做手术;到这里生死瞬间变化,我一直都在冷静和平常的心态中(只是在填表和签字的时候有些紧张,希望尽快签好),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我始终坚信她不会有事的,这时候我岳母唉声叹气,我尽量来告诉她我爱人不会有事,我说事情发生了我们现在只能等结果,让她不要着急,这个时候对于我来说就是修心的最好的时候,我默默让自己的心平静,认真的分析每一个细节,就这样在外面等到了医生出来,她端着一个碗,有一碗的血,说这是我爱人的血,失血1200CC,输血400CC,手术很成功,就是失血太多,需要补;这时候事情经过已经基本叙述清楚了,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学习心学在事上磨的重要性,也是在难处才能知道自己心性是不是有进步,是不是遇事心像猫抓一样,六神无主;所以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考验自己的内心,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知道什么叫静能生慧! 我爱人现在已经能够下地走路,这是我最好的结果,就写下来这个过程,提醒自己修心的过程,也希望给能看到的朋友们一个经验!心性是遇事才能看出来高低,不是在嘴上论高低,这就是我对心学的感受!(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