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018年8月份,滴滴顺风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件事的发生刺激了大部分女生(我并不敢保证是全部),更激发了全球米兔运动。
这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猥亵的文章,气愤到洋洋洒洒6500多字,放在公众号里。里面全是自己或者别人的亲身经历,如今再去看,我依旧会全身颤抖。
2020年2月份,“红旗漫和江山娇”事件的出现,我看到无数条难以启齿的评论。说实话,对一个在相对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每一句话都直戳心坎,像根针一样一次又一次扎在心口。这不流血,但疼。
2020年2月27日,因为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住条例的意见征求,又引起狂热的骚动,好多陌生男孩子在网络上发言:中国女孩子我们来保护。讲实话,我作为一个纯正血统地地道道的中国女孩子,看到那些言语生理性得起鸡皮疙瘩且浑身发抖。
说这些,并不是想证明什么,我不想说我的理想是争取“男女平等”,我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女权主义者”,我不轻易去评判一些事情的对错或者一些观点的正反。
我只是想说,没有人愿意每天都想起或者只看到这些事情悲伤的一面,没有人愿意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
然而今天,
我和妈妈叔叔在吃晚饭,我对妈妈说我要出去工作,现在有一个项目找到我,只是要出差。如果是往常,作为成年人我不会和妈妈商量,我只是会告诉她我要去做这件事。但是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全世界都还在戒备之中,我选择和她商量这件事并想取得她的同意。
答案是否定。
我没有再多说。
可是叔叔说话了,他说:
“你不要去,女孩子琴棋书画那么多,你学了…”
我一下就耳鸣了,那一刻我感觉我全身的血液都在向脑子里灌输。
“我不想再听到这些话,请你以后不要再说了”
叔叔明显是被我吓到了,他愣了一会儿说:
“你不喜欢就算了,我就是随口一说”
我不知道我这样的感觉是气愤还是什么,我说:
“我学这些,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子,不是因为我应该,而是我喜欢。学这些不应该是女孩子的专利,这是喜欢它们的人做的喜欢的事情。”
我明显的看到我妈妈悄悄戳了一下他,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感觉我脸部的红热褪下去了,我冷静严肃的问我妈妈:
“妈妈,你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人,你觉得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吗?你觉得男的就该赚钱养家,女的就该相夫教子吗?”
我妈妈过了很久回答我说: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我承认,妈妈说得对。可是我想,中国女性独立思维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建立呢?女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呢?
我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