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会写文章,还会断案?推理小说有情节,也有傲骨?
欧阳修会写文章,还会断案?推理小说有情节,也有傲骨?欢迎走进古风推理系列小说——《欧阳修断案》。
从大一开始读《推理》杂志,逐渐对推理小说有了自己的偏爱,尤其喜欢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短篇推理小说,文风优美,辞藻却不华丽,最好是系列作品,比如吉羽的“探春系列”,荷兰作家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以及朱晓翔的《古玩暗战》系列。
对于《古玩暗战》我尤其钟爱,每篇文章都看了十遍不止,虽然有人评论作者的古董知识浮于皮毛,但我认为把简单的古董知识嵌入推理,能推动剧情发展最重要,特别是给读者呈现了民国时期的国仇家恨。后来我爱上了《欧阳修断案》系列,便不再每天反复阅读《古玩暗战》,后来才偶然发现,这两个系列是同一作者,他也是《步步惊心》的原著作者——朱晓翔。

在短篇推理小说中,一般出场人物较少,很容易判断出凶手是谁,比如群众基础最好的的《名侦探柯南》,通常凶手都是三选一,继而通过不在场证明、作案手法、作案动机等推断凶手。
而《欧阳修断案》系列却不同,相信作者在创作系列作品之前早已确定故事提纲,铺陈了故事背景——宋仁宗驾崩前后围绕政治斗争发生事件展开的推理故事数篇,故事人物——欧阳修、肖帧(欧阳修之肖帧类比包拯之展昭)、宋英宗、阮锦翎(宋英宗之阮锦翎类比包拯之展昭)等主要人物和宋仁宗、韩琦、曹皇后、多个宗亲等次要人物以及很多仅提及过一次都被作者赋予了名字的小人物,机构设置——开封府、枢密院、飞骑营、大理寺、武功院、墨莲会、甚至仅出现一次的织锦局等,武功设置——少林派、重剑门、长白剑法、唐门等,虽然我不喜欢武打设置,但在本系列的时代背景和剧情发展下,却十分合理,特别是涉及皇位的明争暗斗,除了正面冲突,还有多股势力的暗潮涌动,包括禁军、捕快、军队等的调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也有更恢弘的格调。

在反复阅读之余,还激起了我对宋朝这段历史了解的热情,作为工作数年的工科生,中国古代历史越发陌生,我仔细了解了宋朝历代皇帝的关系、在位时间和历史评价。
激励我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重读《欧阳修断案之黄袍加身》,开篇写道欧阳修欲劝苏轼蛰伏于官场,经过探索案件发生的真相后,在文末却觉得暮气沉沉的北宋需要苏轼这种新鲜血液的注入,心怀苍生,仙风傲骨!另外,文章恰当的引用了欧阳修和苏轼的古诗词数首,使我对北宋的文坛和政坛产生了浓郁兴趣,在查阅了王安石、欧阳修、苏轼、晏殊的生平、文学造诣和政治生涯后,发现他们都是是文政并重——是文学家、更是政治家,让后辈叹为观止。

最后分享一则故事,欧阳修年迈后仍在修改年轻时的诗词文章,其妻心疼他道,又不是年轻时候怕老师批评,欧阳修道,是怕后人耻笑啊!正是抱着这种严谨、谦逊的态度,欧阳修的文学造诣和名誉人品才能在名垂千古,后辈要以史为镜,戴之,效之。
本文已发布于公众号:贝贝妞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