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我们所谓的意识,人格的存在,有一个大前提,是我们会接受某种说法。比如说,我们的人格,意识,实际上是由我们所认可的几个按时间排序的片段和一些临场反应(所谓的性格)组成的。具体来说,我们所认可的按时间排序的片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忆,这个回忆其实不需要太清晰,只要是一些简短的片段画面和感受(情绪)就可以了,再加上我们所相信的它所发生的时间。历史的顺序真的就只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按照这个顺序发生的而已。临场反应(性格)是另一种东西,它会有一部分依赖于我们能够记住的回忆片段(可能这个比例不高),有很大部分是取决于我们所记不住的一些片段,但实际上这些片段又有能够被我们回忆起来的可能。
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和意识是可以被组建和制造出来的,你只要给他建立显性的部分回忆,和一些基于隐性回忆的性格,临场反应就可以了。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这个人就是这个人,直接地讲,是因为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思考倾向(性格),一些他记得的内容,跟那个人一模一样。
人格分裂的人,那些分裂的人格可以觉得自己具有不一样的身高,性别,长相,说明他们具有不一样的记忆片段,潜在的对自己的历史的一些认可,以及一些临场反应。这些人格真实可以在这个人格分裂的人曾经有过交流的人里找到原型。也就是说当这个人的身体开始模仿另一个人,重新构建新的回忆认同和性格(这个过程很像投入的演员的状态),他就会复制出另一个人的人格。
所以,意识,人格是可以被复制的。那么知识呢?我们常识上的知识可以被分解成两种东西,一种是资讯,一种是理解力,这个资讯可以用来修改记忆,这个理解力可以被用来修改性格。而通过有效的读书,我们刚好可以获得这两种东西。数学,物理理论深厚的人,他们所特别的将主要是他们的性格,数学体系的强大是一个人对物理的规律有深刻认识的前提。这更接近是一种性格。因为大家都知道数学理论都是从一些原则,架设往后推理的,这个原则架设很多人或许都知道它的语言该怎么表述,但是该怎么推演却很少有人明白。这就是基于大量数学练习而形成的一种数学性格。你并不记得练习的内容,可以你却记得他们所呈现的数学的规律。
意识有可能流通吗,所谓的转世?只要有办法让一个人具有另一个人的思想片段和性格,他就是另一个意识,人格的再流动的载体,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是自己,只要这种思想片段和性格是以融合的方式进入他已有的状态。所以,读书,一个人就能接受另一个人意识的再流动。一个人具有高超的理解力,很多事物会变得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