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中的幽兰注定孤寂
来源于百度金庸吧@小瀟湘妃子
空谷幽兰,喜欢这个空灵清浅的词语。它让我想起汉江边,一个清澈如水温润如玉的江南少女。
在一种下意识的渴望里:她应该不再与多情懦弱的张公子,纠缠于朦胧的暧昧往事;她应该已经潇洒地拿起手中的利剑,斩断了红尘世俗中的爱恨情仇;她应该已经忘却了,世态炎凉曾经给她带来的——绝望苦楚……
这个本不该是主角的少女,却拥有了武侠小说世界里最空灵清浅的名字——周芷若。我想她:好固执的一个女子,好清雅的一个女子。她固执的令我心痛与惋惜,她清雅的令我心醉与痴狂。
金庸描绘她:“清丽绝俗,秀似芝兰。”
“清丽绝俗”:配得上这个词的女子不多。金书里另数得着的只有小龙女、王语嫣两人。芷若是第三个,而她的清丽绝俗中更带一份温馨气韵,决不高高在上,也不让人自惭形秽。(难怪金庸列为理想的妻子对象之一)
“秀似芝兰”: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她有着兰花高洁的外表,出尘若仙。她是天堂里失足坠入凡间的仙子,幻化作一株兰花,生长在汉水旁。美的不染纤尘,美的孤芳自傲。
她那孤寂落寞的美丽容颜,不正是她一生真实的写照么。难道她就真的注定如空谷中的幽兰般空寂么?
汉水舟畔的初见,本不应该那么刻骨铭心。可同样失去了双亲,并在从此后再也没有享受过童年欢笑与父母宠爱的你们,却因共同的遭遇而心心相印。原来以为童年的光阴会很长,沿途的风景会越来越美,可没有想到沿途幸福的却如此短暂。因为这童年最后的印记,他留下了你赠他的帕子,并一直保护的很好,不敢弄揪或是弄脏它,这代表了什么?什么也不能代表,只能说明与你相处的短暂时光是值得感动回想的。光明顶一战,他居然帮助中原武林的死对头,也是你最敬重的师傅的仇派--明教。天性善良的你,不忍见他死于非命,暗地妙语助他打败几大高手。可那傻乎乎的张小子,居然在对你态度很显“突出”时,还将倚天剑交还于你。师傅只不过是想试探你两的关系而刺出剑,那傻小子就真一把抱住了你,并带你在空中很浪漫也容易让人想歪了地转了两圈(他还真以为自己是救了你,很伟大),殊不知他在无形中将置你于死地(有纪师姐凄惨的下场为先例。不同的是,当年的纪师姐与杨逍实际上是已有夫妻之约了,而你与张只不过是小时候见过一面彼此都有较深刻印象的好朋友,连很好很好的朋友都算不上。你没有义务去救他,他也没有资格在无形中害你。)师傅是出于好意,她不想再看见她所爱的弟子走上一条“不归路”——坠入情网,她怕你受到“情”字的伤害。而避免伤害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触碰,敬而远之。师傅逼你一剑杀了他,纯朴善良的你既不想当众违背师傅,让师傅难堪,让自己丢峨眉的声誉。更不愿看着你的一个好友死在自己的剑下。蕙志兰心的你故意让手中刺出去的剑离死穴部位偏离三份,巧妙的在保护好友的同时又维护了师傅的面子。也许就是在那刻,张公子那不相信你会杀他的眼神以及那句“她为什么要杀我?”,让你本若止水的心中荡漾起了一丝涟漪。那种感觉真的是好甜,好美。
可不要忘了,拥有了空谷中幽兰美丽外表的女子,同时也要拥有空谷中幽兰的落寞。人间多少爱,浮生千重变。纵然是有过镜花水月,那也只不过是遇见了一场烟火的表演,用一朵花开的时间,紫薇星流过,来不及说再见……
有人曾说芷若的悲剧在于她的内敛与沉默。我同意,因为内敛与沉默,她永远不会像赵敏那般大声的把爱说出。更不会如小昭般没有自我的付出。以至最后落了个“新娘素手裂红裳”的结局。但正因为如此,她才是真正值得我去钟爱的女子,她已经不再是男性武侠世界里的爱情动物与奴隶,她身上有一种是值得在纯粹武侠女性去骄傲的东西。细读金书,就会体会到金老书中总有几分莎翁的味道,虽然……他们的差距……是有的……而且……还不小……
17世纪莎翁名作里:一个聪慧灵秀的女子站在李尔王的王宫大厅中,微笑着对自己的父亲说:“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父亲,您生下我来,把我教养成人,爱惜我、厚待我;我受到您这样的恩德,只有恪尽我的责任,服从您、爱您、敬重您。我的姊姊们要是用她们整个的心来爱您,那么她们为什么要嫁人呢?要是我有一天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我的一半的关心和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两个姊姊一样再去嫁人的。”
于是,考狄利娅身上诚挚与理性的光辉闪耀至今。
在20世纪的金老名著中,一个同样聪慧灵秀的女子倚在心上人的怀里,对他说道:“我是峨嵋一派的掌门,肩头担子甚重。师父将这掌门人的铁指环授我之时,命我务当光大本门,就算你能隐居山林,我却没那福呢。”
在莎翁笔下,这类女子是值得去赞扬的。可在至理腐朽并存的中国武侠文学中,这也许是最不会被接受的。可这亦是芷若最扣人心弦最值得去品位的地方,芷若因此而孤寂。因为她的这句话、她的行为。在爱情至高无上才是永恒炫目的主题的武侠文学中,太锋芒逼人了。
好出采的一幕“新妇素手裂红裳”,好一句“恩断义绝”。谁说芷若软弱好任人欺,谁会认为芷若没骨气?姓张的小子真当你好欺负,以为一句“望您能原谅”就把你打发过去。No Way!姓张的,你有你的难处,我也有我的苦处。你可以羞辱我,但你绝对不可以羞辱我师傅(以死殉天下而留下的)峨眉!
不谈在万安寺中、面对手段极其卑鄙毒辣敌人的不屈不饶,不说在金花婆婆淫威逼迫下的誓死护同门,也不讲在众人怀疑小昭之时的那句“小昭绝不会背叛张公子”。就只说她唯一做错了事情,灵蛇岛上的变故。我承认,这是她做错了,可有几个人能够看得到,她做这件事的苦与悔呢?为了师傅、为了峨眉、为了责任,她被迫去做违心之事。她天性善良,做错了事情,没有办法像真正的恶人那样心安理得的“去爱去恨”。为了师傅的遗言、为了峨眉的复兴、为了应有的责任,她忍受了多少!有人说:“她是为了自己而将做错的事推卸给师傅的”那请君仔细观看倚天原著小说第40章《不认识张郎是张郎》!“恩师傅待我又何尝不好呢”她有怪过她师傅吗?她有推卸她的责任与错误吗?能说出这等荒谬的言论的人,扪心自问一句:“如果换了你是芷若。在生死关头,在灭绝没有跳下塔时,你会坚决陪着师父,不肯先一步逃生吗?”即要遵从对师傅的孝,又想忠于对张无忌的爱,以致最后反被抛弃而不能自拔。要说芷若有错,那就是不应该如此的心慈手软,在忠孝上力求平衡。谢逊杀人如麻可以受到原谅与理解,赵敏心狠手辣也可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包容。就是因为他们做恶的做的心安理得,所以大家容易遗忘吗?好做作的公平,好虚伪的公正。世界怎么了,难道又回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麻木不仁的黑暗社会吗?先生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去指责是非不分的国人,可效果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一个小丫头就不多说什么了。事态炎凉的指责,落井下石的的嘲笑。芷若不应该受到这种误解,芷若也不需要任何同情。谁解芷心情衷,谁将芷心怜惜?
她注定要孤寂一生,注定不被人理解与接受。不管有没有那个令人窒息的誓言,光大峨眉的重担,驱除靼虏为生父报仇的渴望。
她的人生就如同她绝美的容颜一样,生下来就注定了结局。逃不开,幽幽深谷中、青灯古佛旁,孤芳自赏的结局命运。
矜持娇羞地付出,换来的,却只不过是一场劫难。空谷中的幽兰的故事告诉我:不是所有感情都会有始有终,孤独尽头不一定惶恐,只是生命里,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原来,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我不知、芷若也不知,只有饱经沧桑的人才有资格知道吧。我一个肤浅的小丫头,又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呢。我不想离开童话王国,可是我总是要长大的。空谷幽兰的故事告诉了我:那虚幻武侠的天上人间,也只不过是因为有了你——周芷若、好一朵武侠奇葩,才会值得去歌颂。
这篇文章快写完了,可我惆怅依旧,没有力气再去修改不足之处了。时间匆忙、文笔拙劣、漏洞之多,请诸位多多原谅了。
最后借一首《沁园春•佳人》赠于我心中的独一无二,人淡似兰的芷若:佳人在空谷,幽兰独开放,寂寞无人知,清香我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