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0我们一起跳泥坑?——KART新年致辞
2020年了,写在人生的半路上。
有一天去 深圳某Shopping mall逛街,
发现很多熟悉的店铺都不在了。
十多家空铺在租售。这情况前所未见。
要知道这里的40-50平的铺,起价就是2000万。
而且人流充足,客满为患。
最近是怎么了?是经济寒冬吗?
一个月后再去看,已经纷纷挂上了新招牌。
看来租赁还是那么旺盛,但再细细看过去,
换上来的店脱不开三样东西:美甲,美发,夹娃娃机。
同质化竞争,目测不久将再换一轮。

我在豆瓣上有一个绘画为主题的小组,
小组里几千个人,组长是我。
佛系打理,从不经营。
有一天跑进去一看,
发现全是各类画室在里面打广告。
软的硬的都有。很多台词都尴尬到不行了,
直接右上角退出。
再过了一年,有一天手贱点开看了一下。
发现小组里各种画室转让信息。
我虎躯一震,鼠标一抖,
就这么多画室就倒闭了。
可能是我点开的方式不太对……

如何持续经营一家画室?
其实这个我们很有经验啊……
说到底就三个字:非营利(不赚钱)!
曾立专文为证:
马上要去古巴抽雪茄了,细数那些大碗喝灵芝茶灌獭祭的非盈利时光
如果你想通过艺术行业赚钱,
你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的。
艺术行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花钱~
赚来的一定要花掉,学来的知识一定会教人。
是这么一回事儿。
根本没什么可剩下的。
说到底,瞎忙了十年。
但是有幸福感。

我有时候看到行业里有些人的做法,
用商业模式去套艺术行业。
你说你在做艺术,你和美甲店有什么区别?
(美甲店躺枪……)
从盈利角度我们是不太行的,
但是我们也有优点。
从死的慢的角度,KART死的是真的慢。
2019过去了,KART已经走到第十年。
有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
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
原来KART已经莫名其妙的活过了4轮中小企业循环。
我们这个画室画廊可以说是画室中的战斗机,
画廊中的画坚强。

其实小猪佩奇里就有高级的处事之道。
猪都明白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不明白。
小猪佩奇跳泥坑的时候全家是一起跟着跳的。
你说泥坑有啥好跳的,
全家一起跳这就是艺术。
猪爸爸是跳泥坑世界冠军。
他为什么要练习这个跳泥坑呢?——
“有些事毫无意义,仅仅是美好。”(记得这条Slogan)
美好的事情就值得浪费一生。
明白了这个基本的道理,
树立了这个基本信仰,
再去从事艺术,
你就可以豁然开朗,
十年如一日的,带领大家跳泥坑了。

什么东西都敌不过幸福,
真的。
多巴胺和内啡肽才是稀缺资源,
与之相比,钱并不是。
KART的前身是Salon des SpaceArt(空间艺术沙龙)。
这个名字致敬的是1863年巴黎落选者沙龙。
1863年,巴黎一群年轻人,
被画展评委会拒绝入选。
他们被安排在落选者沙龙里展出。
后来,这些人发起了印象派独立画展。
坚持了20年,改变了19世纪的艺术史。
他们的直觉,信念,行动,
把印象派这个泥坑跳大了。

KART也是几个年轻人,
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的。
当时经常在学校的艺苑咖啡厅聊天。
在旁边的大草坪上晒太阳。
这个草坪后来在G20会议的时候上了镜。

各国夫人在G20期间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在草坪前合影
那时候,画室的理想是
约翰·拉斯金的“艺术之书”。
为社会提供纯正的艺术生活。
不光是绘画技巧,还有人文传统。
最初主要是介绍艺术史,
办画展和讲座,
以及教零基础的人画画。

徘徊在营收平衡的边缘上,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有阿里巴巴的中层领导,
也有浙江省厅的人,
还有从40公里外驱车来的学生家长,
有从上海来杭州的核物理学者。
这些学生让我们很受鼓舞。
其实,把艺术开个头太容易了,
你去报个零元油画体验课就行了。
但坚持下去,成为你的艺术生活,
成为你生命的一种习惯,
这个就很美。

后来,我们回到深圳。
继续把这件事坚持了10年,
把艺术跳成了泥坑。
我为我的佛系团队和会员们感到自豪。
2019年,KART会员人数已近500人。
成员遍布几个大洲。
2020年是关键性的一年。
我们在澳洲的两个分部,
在佛系的推动下,将会强劲增长。

一个在墨尔本,一个在阿德莱德。
接下来它们会成为澳洲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

我们在深圳的工作室会完成升级改造。
新的工作室将会有全新的面貌。

另外,我们已经为画廊画室购置了新商铺。
永远都是自有物业,用着舒心。
永不关张。永不爆雷。

十年,玩泥坑已经玩的抹过了头顶。
我们的艺术史之夜,
还将推出新的热点和大事件。
今年内要完成12场+艺术史之夜,
知识讲解/图像观摩/艺术聚会。

全新的老大师绘画课程及粉丝见面会上线,
第一场就在1.11晚。全球老大师亲自示范绘画,真人互动交流。

国际艺术研究院的法兰西学院派素描体系(French Beaux Art),
即将向画室开放注册会员。

我们会在全球写生的旅途中相遇,
画出万物的神态。

所以总结一下为什么2020我们一起跳泥坑?
因为幸福~吼
因为持久的幸福吼!

➡️➡️➡️点击文末右下角「写留言」,
写下对KART的评语和期待。
“我不会忘记人文,
因为山长水远。”
Tony Zhou于桃花林边
2020.1

我是毕加索,我是马蒂斯,我是枫丹白露,我是香榭丽舍,我是玛格丽特,我是弗朗索瓦丝(Francoise Sagan),我是MOMA,我是SOHO,我是蓬皮杜,我是古根海姆。我是人人,我是他人,我是无人。我拥有时间,无垠的、奢侈的、幻梦般流淌的时间。无限沉思的时间。罗曼蒂克的时间。可遇而不可求的时间。精致瑰丽的时间。被悬挂在艺术馆白墙上的永恒的时间。
每一个这样的我,都是完完全全殊异的个体,丰沛的灵魂,每一个灵魂因为艺术和我温柔的照面。从孤独的、割裂的、遥远的后现代浮岛飘向坚实的大陆,在季风亚洲,在这个繁华却又静谧的超级都市,新世纪的佛罗伦萨:深圳。
——《一三五六日:空间艺术沙龙回忆录》
-
啊就这样吧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00: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