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
我曾将诗理解为一种装饰,它类似于炫耀并与虚荣肩并肩往前冲撞,二十岁时常为精美的语句所打动折服,那时的审美局限于“美”而非“真”。那是一段美好的岁月,当一个年轻的姑娘读不懂大部分的诗歌时,诚然她是幸运的。
三十岁之后便再不刻意接触诗歌,当然有段日子产生了一些功利性的行为模式,要去朗读诗,完成任务确实有诸多成就感,而对于理解的疏忽和麻木开始让我产生畏惧,这种畏惧侵吞了我,使我却步不前。若非真正打动我的句子,我再也不敢将之呼于唇齿,我深感理解诗句的困难,这种敬畏和困惑感始终阻止我再将阅读变为朗读。
至今我仍觉自己年轻,不可轻言忧愁。我的诗集从纸质到电子版占据着书架的显著位置,我偶尔会翻阅回去重新审视自己读过的诗,或是因诗人生平感慨而再去揣度他们创作时的心情,这种行为无疑有些自闭并孤独,我常冒昧地感到体谅诸多曾鲜活痛苦的生命,于是在那一个瞬间,我也变得不再孤独。
今日在时光的横断面中,暂觉诗是尖锐和坦诚的,它们不是花朵,是匕首。即便那些看起来温柔美好的诗句,映射出的也总有稍许无奈或是藐视悲惨的骄傲自满,而如此种种无不在骄傲和藐视两者之间形成了互通,它们无形中融合,诗人终于成为了自己最为鄙夷之物,而那些倾尽赞美的也要在嫉妒中死亡直至获得永生。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