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Resilience》by HBR

主观推荐度:⭐️⭐️⭐️
❓为什么读这本书?
面对越来越UVCA的世界,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被快速的变革逼得手忙脚乱。在这样的背景下,resilience就常被提起,还经常被放入领导者的competency model。
❓对这本书的期待?
希望看看专业学者是如何看待和思考resilence的,同时,希望能够得到一套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resilience的方法。
❗️我的一些收获和思考:

这本书是六篇文章的合集。我综合这六篇文章的内容,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1. 认清现实。面对变革或者是不利于我们的局面,先要沉下来,分清楚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自己脑海中虚构的,可以向其他相关的人寻求帮助,帮助自己从多视角看待情境,避免钻牛角尖。
2. 寻找意义。趁这个机会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把意义当作北极星,指引自己的决策,这样能够避免目光短浅,用上帝视角看待目前的情境。
3. 仪式化的创造力。利用自己的创造力进行即兴创造。这样可以激发自己从不同的视角看到这个世界,同时用创造力即兴解决问题也可以提升自信心。
4. 自言自语。用正能量打造自己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5. 冥想。通过冥想,驱除脑海中的杂念,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发现真正想去做的事情。书中这本分分享的六步法非常适合冥想入门。
6. 打造正向循坏。通过正向沟通、参与积极正面的事件、创建美好回忆,并经常回顾。
7. 重回奋斗正轨的五个步骤。
8. 打造resilience的三步循环:trying hard - stopping - recovering...这里面recovering还分成了内在和外在。内在是指我们的思维和身体,如果通过真正的休息和休闲来恢复resilience;而外在是指如何打造一个适合恢复resilience的环境,比如如何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即使这几位作者也没有对resilence有共同的认知,只是从自己的视角进行阐述,看来resilience还没有一个学界的共识。而这些恢复和提升resilience的方式方法也是从各种例子中归纳而来,是不是管用就见仁见智了。
我个人观点是个人resilience的强弱有天生的成分,后天也能提升。我觉得外界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提升resillience,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根据诸多因素去决定,比如个人性格、变化程度、影响范围、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等等,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
我对这本书总体而言不是很满意,resilience这个事儿几位作者都没有讲明白,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这几位作者都止步于此,那再看看市场上关于resilience的培训课程,我也就不对他们有什么苛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