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恋爱教育?
查看话题 >女性婚恋报告:理解“力量”的重要
在根治几千年的文明之下,一位普通女性的成长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生活中的不经意的“恶”有很多,因为你是女孩就不用干嘛,比如读那么多书干嘛,找份普通的工作就行了;以及因为是女孩你就该干嘛,比如早点结婚生子,大部分的自由时间被家庭磋磨,结婚生子如果不是男孩,也许你还会被劝说生二胎。同样的在感情生活之中,性别之争也从未停止。

出于职业的原因,我常常遇到特别渴望爱的女性顾客,这种爱必须是浪漫的炙热的,不一定像琼瑶剧一样曲折离奇,但至少是糖衣炮弹的包裹,必须时时刻刻在意自己,也许读到这里你会笑着说不成熟的小姑娘才会这样想。不,你错了,还有非常多因为父母安排相亲,结婚太早,未婚先孕,稀里糊涂过了半辈子的人,依然渴望所谓的“爱情”,也许看起来我们都长大了,但是骨子里的本质依然是会想要玩具的孩子。
这里面很多人不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一个“附属”的地位,也许你会反驳自己很独立,很漂亮,学历很高等等。不要忘记了这些名词本身就是标签,我们生活里很难独善其身的将自己从贴标签的方式里面摘出去。比如在婚恋的市场里面,最为常见的就是嫁得好/娶得好。
那嫁得好的标准又在哪里呢?比如这个男人可以给你花钱,这个男人可以给你体贴,这个男人能为你带来各种各样的优势,这个本身就是将自我的价值认同替换成了他人对你的评价,男人对于你的态度影响着你对自我的评价,就好像如果他不对我好,那么就是哦哪里不够好一样。同时依赖着这种所谓的“好坏”标准,来纵容自己的情绪走向,却忘记了自己原本应有的价值。

再比如因为有性别的局限性,如果一个女孩子婚前谈过比较多的恋爱,在婚恋市场容易大打折扣,你的尝试在他人看来也许并不是一个“好姑娘”,但是如果你不去谈恋爱,你又很难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没有经历过繁华就不会明白平淡是真,一旦有了细小的裂痕,也许只是轻轻的一推,那种渴望就会呼之欲出,跟恋爱比起来,婚姻是更考验人品与底线的。我们可以跌倒再爬起来,但是要明白跌倒的意义在哪里。也要明白你的优秀是不以外物为转移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接受与认可自己,才是可以源源不断带来力量的源泉,这股力量是可以穿越时间空间的,取悦自己才能顾惠及他人。
其实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都是相对而言的),感情的世界亦是如此。一旦判定对方是错的,这就意味着你们站在彼此的对立面,没有谁是故意要跟你走不同的路的。你忍不住去跟对方较劲,比如今天我做了家务,而你只知道玩手机,可以一直上升到你是不爱我的。其实这种感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多,就像我说对女孩不经意的“恶”一样,因为我是女性(潜台词我弱小),作为男性你就应该理解我包容我,又好比父母打着为了你好的名义,把自己的要求捆绑在子女身上。
这个时候理解并尊重他人的生活非常的重要,毕竟我们此刻的思想都根治于自己的所处的原生家庭,后天习得的教育知识,以及不同年代经历过的大环境熏陶。这很清晰的说明了人的个体差异性,出现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没有对还是错,只是我们站在的标准不同,给出的底线亦不相同。婚姻更像是商业合作,提出我们能够共同接受的,也意识到彼此最不能接受的,但是没有越过自己的底线即可,上限可以增加,但是下限很难一降再降,因为一旦超出某一方的承受力,再好的合作伙伴也会一拍两散。

很多社交软件会鼓吹好嫁风,以及体现一个人爱不爱你就是时时刻刻关心或者为你花钱之类的,参考性一定是有的,但是不适用于全部个体,就如上文提到的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如果你的提升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不是因为想要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是为了遇到一个所谓更好的男人,如前文提到的以男人的认可为衡量自己的标准,且这个男人未必一直都是一个样子,毕竟一生那么长,那么费尽心思营造的好嫁风也许跟渣男pua的手段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实谈一场失败的恋爱或者离过一次婚都不是最难的,在这个世界上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难的,这意味着你不会去伪装喜好,不会为了讨好他人而刻意改变自己,拥有独自面对一切可能性的勇气,不过这就像赚钱一样,只是你自己的事情而已。
对于感情生活,我也仅以我见的提出几条建议
1.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不依附于任何人,成年人的世界更讲求价值,这也许是一个婚恋市场的加分项,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有自己的底气。可以拒绝因为钱带来的巨大诱惑,也拒绝为了买一只口红都要打一架的尴尬境地。
2.尊重他人的生活,也尊重你自己。爱人的前提是爱自己,不是一切以我喜欢你为前提的捆绑都可以称为爱。
3.对着世界的恶意有所觉察,但也要保持自己纯真的部分。可以合理化怀疑对方的动机,但是也不要无限放大焦虑,同时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有美好存在,减少贩卖焦虑/过于美化类型的阅读。
4.培养更多的兴趣与爱好。因为当你拿着对方当做救命稻草,纠结为什么他不回信息的时候,其实你还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关注自己更为重要。你想要拥有更好的,前提你自己也变得更好。
5.随时做好离开一段感情/生活的准备。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的,世界的更新从未停止,何况是想法与情绪。
6.不要因为对比他人的幸福,来为难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各有不同,不幸也各有各的不幸,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自己开心最重要。
第六条也适用于我今天对大家讲的内容,可能会对你有点启发,不过日子都是自己在过的,启发未必带来改变,毕竟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亦或者根本没有启发,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所说的一切是根植于我的三观,并不适用于全部个体。
生活就是这样,有许多人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不论起点在哪里,你的生活也只能你自己去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