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产品都在做社交?
产品,包含工具类app,为什么很多都在做社交? 1 优势 1.1增加用户的情感投入与获得 1.2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机会 2.3引导用户使用产品的氛围 2 风险 2.1和核心功能的属性相冲突 2.2运营维护失败 2.3增加内容维护成本
一个产品,为什么要做社交?
1.跟风。 2.需要流量,需要数据,需要变现。 3.提升产品的情感,改善产品的环境。
其中,第一点是我们应该避免的,第二点我们需要以这个需求和核心业务需求相评估权衡,第三点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社交可能性的用户、功能需求。
总而言之,社交功能是为了增加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但社交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其好处与风险并存,PM需要根据产品实际情况权衡社交功能的覆盖面、社交程度。 以下是归类的产品内社交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增加用户的情感投入与获得 满足用户尊重需求、社交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三、第四层。 具体而言,满足了用户与他交流的用户的心理需求,例如获得关注、获得认可、获得知识等。 这样做能够提高用户粘性,塑造内部触发用户使用产品的行动。
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机会 用户如果参与过互动或发布内容,会更期待点开产品查看其他用户的反馈,从而把低频转向高频,增加了用户付费道具或观看广告的几率。 用户的投入时长增加,舍弃成本增加。
引导用户使用产品的氛围 进行社交运营,控制社区内舆论走向,可以利用社区氛围引导用户使用一些推广的功能、养成使用习惯。
风险
和核心功能的属性相冲突 如果核心功能是工具类save time,而社交又需要用户kill time,当没有处理好这个冲突时,社交极其影响核心功能,会使得用户最终呈现流失。
运营维护失败 社交重运营,如果运营失败,社交板块都是垃圾内容,反而使得用户的核心功能使用变得杂乱无章。这不仅不能增长用户,还会流失美誉和核心功能的用户。
增加内容分发、审核的成本 随着社交的深入,更需要内容审核,不能违反相关法规。 同样,为了呈现优质内容给不同用户,还需要投入成本在内容分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