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养成这些保养习惯,比2万块的护肤品更有用(上)
我,一个护肤资深爱好者与实践者,成分党,小样试用狂魔。
2015年曾经写了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推送,希望记录下自己护肤和选品的一些新路历程,但2016年之后因为职业关系,实在忙得没空打理就停滞了。今年,辞职全面回归家里公司的原因,有了很多时间可以重新写作,写写护肤,写写阅读,写写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因为公司客户以日化为主,我一边工作一边需要研究日化品牌及产品,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天天混迹各大护肤小组、成分网站。
与此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解冻了自己的订阅号,开通了豆瓣号,希望和同样爱护肤爱分享的成分党们好好聊聊护肤保养。
没做护肤行业之前,就很喜欢倒腾瓶瓶罐罐,而做护肤品行业的家人和朋友说,“你就应该开个号分享美容美发,不然浪费了一张好脸和一头好发”,自己这样说出来,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但的确,这十几年,花在皮肤和头发上的时间和钱都比一般人多一些,所以时间把它们都回报给了我。
刚开通,也不知道怎么玩,就先王婆卖瓜式的分享一下30+的保养心得搬吧,希望大家喜欢。
先上两张图片感受一下我的33岁。


时光飞逝,我悄咪咪地已经33了,和30岁之前的皮肤、身体状态相比,肯定明显是老了。
年龄是不可抗力,但状态还是要争取跑赢同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给自己喂的鸡汤。
和年轻时一味追求美白、控油相比,这几年我的护肤保养理念有了战略性调整,坚持下来也是看得见成果的。下面就厚着脸皮总结一些我自己的护肤保养经验给大家,如果有一丢丢收获,也不枉我敲了几天字。
1.了解自己肤质,不要盲目买买买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护肤品当然要先了解自己肤质,比如我就是典型的混油皮,两颊略干,T区超油,白2皮,容易暗沉,皮脂膜强健厚实,必须定期去角质,所以基本上春夏和秋冬的护肤品都是完全分开不同功效的。
搞清楚肤质后,有心仪品牌,就按肤质选系列;对品牌没想法,就根据肌肤问题选品牌。
大部分品牌都是按不同肤质来规划产品系列,直接去适合自己的那个系列里选,不要被一堆系列品名包装给吓坏,臻白、恒润、晶致……。买之前先去官网看看不同系列适合的肤质介绍,按系列挑。

解决肌肤问题选品,先选地区再选头部品牌。
抗衰老找欧美品牌,美白找亚洲品牌,滋润保湿找澳洲品牌,低敏找欧洲有机品牌,不同地区人群护肤需求不同,诞生的品牌擅长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按这个方法选产品是捷径。
当然,忙得没空研究或压根没兴趣,第二条捷径就是,直接选护肤达人推荐的爆品。如何辨别是营销爆品还是口碑爆品,一方面靠积累练就的火眼晶晶,另一方面就看护肤达人的专业度了。
推荐几个我一直关注的几个护肤号(turebuty、KENjijoel、小蛮蛮小、吴淼老师喵爷玩美),都是老师傅,兼听则明。
2.可以不美白、不抗老,一定要补水
补水的重要也不用多说。
混油皮缺水会越来越油,或者又油又干,干皮缺水则会降低肌肤屏障抵御力,重则产生敏感反应。
随着年纪增大,肌肤油分分泌量会逐渐下降,抗衰老和美白可以不做,但补水必须重视起来。之前一直不爱用补水产品,讨厌黏腻油腻使用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随着了解、使用的产品越多,也找到了不同肤质适合的补水成分及产品。
茉莉、玫瑰、山茶花、芦荟、仙人掌、荷荷巴油、橄榄油、玫瑰果油等植物类成分,都是很好的补水成分,角鲨烷、玻尿酸、透明质酸、维生素B5、海藻糖、神经酰胺都是常见的保湿成分,成分之间没有太多的高低贵贱,区别在于不同品牌的提取技术和搭配比例。

几乎所有护肤品都会有补水和保湿成分,防晒霜都不例外。不同肤质补水保湿的方法有区别,我简单概括一下。
- 混油皮和中性皮的水、精华、面霜只选一款保湿力强的,例如用lamer的精粹水,就搭配滋润度底的小灯泡美白精华+LP抗衰老面霜,用奥尔滨健康水,就搭配修复滋润的娇兰复原蜜+抗衰老蓝AB面霜。
- 干皮的水、精华、面霜尽量全部选保湿力强的,面霜选有油份的,或者另外备一瓶精华油,换季干燥,皮肤易敏感、干痒时,混着油用。
精华油也是我这几年的真香产品,调节水油用油、抗衰老用油、美白去黄用油,真香!
3.定期敷面膜,懒得敷就厚涂晚霜

天天用面膜肯定不行,敷不成范冰冰,敷成痘痘肌就有可能。
肌肤长期处在水合状态容易伤害屏障,尤其是贴片面膜,利用高温原理打开毛孔,把营养成分灌到皮肤里,长期营养过剩的结果就是致痘。
天天用不行,但一个月用一次,这条就是对你的鞭策。
- 贴片面膜普通款(单片5-20元),适合勤快人用,一周三次也不心疼;密集修复型(单片20-100元)适合懒人,敷一次管一周。
- 涂抹式面膜,增稠剂、防腐剂等添加剂更少,适合勤快人用,开瓶/罐后最慢3个月内用完。
- 免洗型睡眠面膜,懒人专用,晚霜后或洗脸后涂一层,第二天起来收获懒惰的成果。
实在连睡眠面膜都懒得用,可以抄我的懒办法,直接厚涂晚霜,多厚?平时用量2倍,一周三次,不增加多一个护肤步骤,也不心疼。记住,混油皮选无油/低油款,干皮用滋润款,痘肌慎用。
4.去角质 去角质 去角质
到底该不该祛角质?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混油皮还是干皮,都会面临老废角质层脱落不好的情况,皮肤粗糙、暗沉、长闭口、护肤品吸收不好都是没有及时祛除老废角质层的结果。
对于混油皮来说,祛角质就一个字“爽”,植物颗粒型、凝胶型祛角质产品,一周2次,欲罢不能。
干皮、敏感皮祛角质难度大很多,最好使用无酒精、无水杨酸的清洁乳或涂抹型清洁面膜,实在怕刺激,推荐这个土办法:红糖/白糖+蜂蜜+橄榄油(不加也可)祛角质大法,厚敷脸上/唇上,按摩后洗净,效果与fresh黄糖面膜如出一辙。

5.防晒 防晒 防晒
年轻时防晒是为了美白, 毕竟精华那么贵,不能因为没防晒功亏一篑。
年纪大了,防晒是为了抗衰老,紫外线是皮肤和头发衰老的元凶,“不防晒老得快”是经过了科学证实的恐怖故事。
紫外线一年四季都在工作,所以不光夏天要防晒,只要走出户外,天天都要防晒。
防晒怎么选?
日常防晒霜选spf30还是50,只是防晒时长的区别,出去玩选50,平时选30。
尽量选物理型防晒霜,尤其是敏感肌和痘痘肌,化学成分添加少一些,对皮肤伤害小一些。
但物理型防晒霜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及氧化锌,缺点是普遍比较厚重,有假白感。日本、澳洲品牌有很多物理防晒的选择,FANCL、DHC、Cancer Council。李佳琦推荐的elta md就是典型的物理防晒。这几年用过使用感最好的物理防晒当属嘉娜宝的Allie,白菜价超好用。

有良好卸妆习惯的,选物化结合的防晒也可,Ultrasun这个瑞士牌子就不用说了,虽然近年才火起来,但差不多5年前夏河就已经在推荐,最近出的蓝光防晒可以试试。
实在不喜欢用防晒,起码要做好物理防晒。
白菜价、效果好的防晒周边应当认准日本品牌,去年买了据说是大S同款的UVcut防晒渔夫帽,助我白了一整夏。

蕉下、hoii防晒品牌都做得挺不错,就是款式有点单调。德国的防晒伞品牌也有很多时髦的选择,kobold、knirps、vonlilienfeld,伞控可以关注一下。

好了,上篇就到这里,下篇我会和大家聊聊生活方式上我的30+保养心得,还请期待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