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葬礼”专题2018
本贴为对研究生阶段相关课程阅读书目的记录。
第1周
罗伯特·赫尔兹,《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载《死亡与右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第八章“丧葬”,商务印书馆,2010年。
第2周
菲利普·阿里耶斯,《面对死亡的人》(上),商务印书馆,2015年。
第3周
菲利普·阿里耶斯,《面对死亡的人》(下),商务印书馆,2015年。
第4周
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杜正胜,“形体、精气与魂魄”,载黄应贵主编,《人观、意义与社会》,第27-88页,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93年。
第5周
史拜罗,《佛教与社会》“死亡与葬礼”,香光书乡编译组译,嘉义:香光书乡,2006年。
S. J. Tambiah, 1970, “Death, mortuary rites, and the path to rebirth”, in Buddhism and the Spiritual Cults in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6周
钟鸣旦,《礼仪的交织: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第7-8周
Watson, James L , Rawski, Evelyn Sakakida,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8。
第9周
阿莱特·茹阿纳,《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第10周
宋怡明,《前线岛屿:冷战下的金门》,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
Chang-tai Hung, 2008, “The Cult of the Red Martyr:Politics of Commemo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43, No. 2 (Apr., 2008), pp. 279-304.
第11周
武洹宇,“辛亥祭奠的死亡表达”,《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2期。
周星,“现代中国的‘亡灵’三部曲”,《民俗研究》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