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 感恩和宽恕 保持宽恕之心
逸云的读书笔记 《真实的幸福》
2020年3月15日
《真实的幸福》本书的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作者一种通俗而不失去科学严谨的幸福方式,为我们寻找打开幸福生活的钥匙。
过去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感?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本书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自己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本书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他以习得性无助研究出名,后来推广积极心理学,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1998 年,塞利格曼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了21本书,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他的“幸福五部曲”,即《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以及《持续的幸福》,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幸福是所有人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一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他对幸福的定义。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塞利格曼以一种通俗而不失科学严谨的方式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样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
其实,真正的幸福来源于我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幸福的源泉呢?

一、【幸福感带来的好处】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拥有幸福感给人带来的好处吧!
拥有幸福感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拥有幸福感让我们更聪明。
第二,拥有幸福感让我们更健康。
第三,拥有幸福感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幸。
二、【幸福的人的共同特点】
其共同点是:会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当我们感到幸福时,我们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我们会更喜欢别人,甚至愿意与陌生人分享我们的好运。
第一,幸福的基因。
第二,生活环境。
第三,可控性因素。
三、【关于幸福的基因】
人的性格中天生就有来自基因遗传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或多或少地也会受到基因影响。但是,一个健康、乐观的人,感受到的积极情绪一定会高于一个病弱、孤独的人。
四、【关于生活环境】
生活的国家,家庭环境,甚至气候因素都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比如,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普遍比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人更加热情乐观。
五、【关于可控性因素】
除了基因和环境因素相加所占的15%之外,剩余的75%其实是由可控性的因素构成的。因此,提高幸福感的关键,并不是关注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而是要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可控的部分上。
六、【关于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情绪的发掘和个人优势的培养,积极心理学包含三大基石:
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
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
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以及言论自由等,这些是美德的保障条件,美德进而又能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七、【积极情绪对我们的帮助】

1、自信、希望和信任等积极情绪不只在顺境中帮助我们,在经济低迷、命运坎坷时对我们同样有益。那么,积极心理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作者告诉我们,引发积极的情绪体验会使消极的情绪快速消失,优势和美德会帮助我们抵挡不幸的心理疾病,像防震保护层似的使我们不受伤害,甚至成为重新崛起的关键。好的心理治疗不仅能疗伤,还能帮助人们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3、当人,人格特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研究发现,在不幸事件发生时,悲观的人比乐观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要多出八倍。悲观的人在学校的表现比较差,在运动、工作上也是如此,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太好,寿命也相对较短。
但是,消极情绪,比如恐惧、悲伤和愤怒,它们是我们应对外界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使我们进入战斗准备:恐惧是危险靠近的第一个信号,悲伤是即将失落的信号,而愤怒则是被侵犯的反应。消极情绪是指示“这里有危险”的感官系统警报,它告诉我们正处在一个非赢即输的情况中。
4、历史证明,那些能感受到最强烈的消极情绪的祖先,一定是争斗中的最佳幸存者,因此遗传偏向于消极情绪,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基因遗传下来,从而成为我们的祖先。
八、【人的幸福改是否可以获得和改变】
1、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幸福感是很难改变的。然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幸福感可以持久,幸福是可控的。
2、积极情绪是一个感官系统,它是一盏“这里有成长”的霓虹灯,它告诉我们,眼前是双赢的情况。通过激发宽广的、有包容性的、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情绪将使我们在社交上、知识的吸收上和身体健康上更成功,获得更多的收益。
3、积极情绪扩展了我们智力的、身体的和社会的资源,增加了我们在威胁或机会来临时可动用的储备。当我们情绪积极时,别人比较喜欢我们,我们在友谊、爱情和合作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跟我们在烦恼、忧虑时相反,积极情绪扩展了我们的心智视野,增加了我们的包容性和创造力。我们在心情好时,更能接收新的想法和新的经验。
4、毕淑敏在《我40岁才想明白的事》一书中写道:“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内心的状态。当我们开始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就能明白所有的困苦都是生命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的。”
也就是说,幸福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的,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公式:H=S+C+V 。
其中,H代表我们的幸福的持久度,S代表幸福的范围,C代表生活环境,V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也就是说,幸福的持久度=幸福的范围+生活环境+可以控制的因素。幸福的持久度越高,代表我们越幸福。
我们先来看看幸福的持久度。为什么要强调幸福的持久度?暂时的幸福很容易通过巧克力、喜剧片、奉承话、一束鲜花而获得,但这种短暂的幸福过去之后,就会迎来空虚。困难的是如何提升幸福的持久度,这是无法通过增加暂时幸福而获得的,一个人拥有持久幸福的能力,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虽然幸福的范围会限制我们幸福感的上限,但是生活环境和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则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九、【影响我们获得持久的幸福的因素】
在1967年,关于幸福的研究刚刚开始,当时心理学界认为幸福的人必须具备下列这些条件,它们分别是:高薪、已婚、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不论性别和智商高低、有宗教信仰。但通过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上述条件有一半是错的,它们对幸福感的提升并不会有任何帮助。接下来,就让我们逐个来进行揭晓。
第一、金钱。
第二、婚姻。
第三、社交生活。
第四、消极情绪。
第五、年龄。
第六、健康。
第七、教育、气候、种族和性别。
第八、宗教。
以上八点是会影响我们获得持久的幸福的一些重要因素。

十、【我们如何拥有更多的幸福】
为了拥有更多的幸福,我们可以做以下这些事情:
第一,住在富有的民主社会里,不要住在贫穷的极权社会里。
第二,找一个伴侣结婚。
第三,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
第四,丰富社交,多交朋友。
第五,有宗教信仰。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读书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愿你成为一个由幸福感的人,随时调动你的积极心理,来面对生活会让你更长寿、更乐观也更加容易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