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到人内心里去的歌声,一定打动人

唱到内心里去的歌声,歌者情感表达到了极致,会让听众流泪。歌手演唱时高中低音的层次表现与舞台营造浑然一体。声音的魔力会像火山一样喷发。
情感的一泻千里,声音与旋律的洒脱奔放。打动人心的歌曲永远是那种穿透心灵的,可以唱到歌手骨子里去的声音,酣畅淋漓,痛快直接。
今天抽空一口气看完了《歌手 当打之年》的五期节目,觉着需要写点东西。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从《中国好声音》再到《歌手》栏目,我一直关注。
什么样的流行歌曲才是真正能够穿透听众内心的歌曲,我以为就是那种词曲人三者可以合二为一的歌曲。萧敬腾的歌曲演绎就是一个例子。
黄金般的嗓音衬托老萧潇洒的演绎,再加上舞台气氛的烘托,作为一个用生命与情感歌唱的歌手,怎不唱到人动心动情,将听众情绪撩拨起来。
一位歌手如果不能将一首歌唱出自己的内心,在脑海里放电影一样将歌曲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我想这是很难俘获听众的心的。
歌曲演唱的最高境界,或者不是撕心裂肺,或者不是平静如水,而是一种内心的情感流露,将嗓音极致地发挥出来,将舞台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声音里。
就像诗歌也是可以用来唱的,诗句表达一定是真切真情的。诗的灵性在于情感的浸润,诗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就是一首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歌唱是需要气息支撑的。气息是歌唱里面的声音支点。无论高音还是低音、中音都需要一个气息支撑,词句通过歌唱的口型一字一句立起来。
歌唱首先得让人听清楚歌手在唱什么。当然音乐表达可以不用听歌词也能打动到人。编曲与旋律,亦是一首歌表达的重要因素,除了人声以外。
《歌手 当打之年》里歌手的演绎都十分精彩,不用心去听,绝不会听到一位歌手的精彩表达,各种风格在一起交汇交流,可以听到很多心声。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曾一鸣奇袭失败后的一番讲话。七年磨一首歌,最终失败告终,他无怨无悔。他在舞台唱歌时身体发抖,泪花奔流,将自己简直演绝了。
对音乐的理解,可以有很多层次,对一首经典歌曲的演绎到最后一定是在演绎一个人的人生。人生喜怒哀乐悲苦愁,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这样的表达如果没有一定的人生历练绝不会唱出极致的声音。有情感的声音不会浮在声音表面,而是裹在声音里面,细腻而热烈,安静又温暖。
歌手舞台表演的成分很多,表演是一种声音娱乐。舞台声光电的营造为这种表演烘托气氛,让歌手更能够投入到舞台中去,尽情表演。
有些歌手是台下人越多就越会来劲,可以把音响都唱破的那种,高亮的声音直击人的心房,像一把剑穿透听众的胸膛,听到这样的声音会久久不能平静。
最美最极致的声音流淌出来,流淌到听众的心里面去,这是一种声音与情感的交流。声音辨识度是一位歌手的特质,唱到合适的歌曲也很重要。
辨识度就好比在一群人当中讲话,在嘈杂的声音中一下子就可以分辨出那个人的声音,这就是一个好声音,运用到歌唱中就会很特别。
马来西亚零零后歌手李佩玲“中国新声音,用通透直接演绎人心”从好声音走出来,声音纯净透亮。这次站上《歌手》舞台,声音成熟了许多。
而华晨宇这位歌手总会给人带来许多惊喜,特别是他为湖北武汉疫情写的一首新歌,MV中明星朋友每人讲一句家乡话以激励武汉,真的让人很动容。
很佩服这些年轻人在舞台上的精彩演绎,用歌声表达青春的态度,大胆,奔放,特别有张力,声音技艺更是厉害,每位歌手都能直击人心。
这让我想到头条问答的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说是纯音乐能表达一定的情感,歌词在音乐中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真让人很难回答。

音乐与歌词其实是一体两面,前面提到的词曲人的三者合一,就是这个意思。世界上这么多经典歌曲,虽然语言不通,但不妨碍被歌曲感动。
音乐表达的魔力在于声音中流淌着的是人类共性共情的东西。诗歌也是一样,作词作曲也是一样,都是表达人类实际生活与情感的。
一首好歌不是空中楼阁,就像苏东坡写的诗词,被谱成歌曲,经过一位好的歌手的演绎,词的美感依然可以穿越千年,直击当代人的内心。
一位歌手拿到一首歌首要的是理解了歌词到底是在唱什么?表达什么?让听众从你的歌声里听到什么?是你的心,是你的经历,是你的独特理解。
歌唱有许多技巧,美声、民族唱法可以为流行歌曲唱法增添魅力,气息的运用流畅,真假声的转换通透,丝绸般的嗓音滑入乐音,简直太棒了。
在这次歌手舞台唯一一位外国歌手米西亚,来自日本,第一首歌唱的是《现在好想见你》,缓缓倾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叙事式演绎完美至极。
日本歌曲影响过中国一代歌手,尤其是香港歌手,从张国荣到张学友等等,许多经典歌曲都翻唱自日本歌曲。伟大的时代总不缺少伟大的声音。
一首好歌一定唱出了歌手最真实的内心了,共鸣的是情感以及歌词的表达力。流行歌曲流行的理由,一定是唱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