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西点师的A面与B面
西洋菓子,中国称为“西点”,将从事这项职业的人称为“西式面点师”,简称“西点师”。
早在中世纪的法国,就已经有类似西点师的职业出现了。近代西点的成型与发展,也与法国息息相关。在法国,女性西点师称为Pâtissière,男性西点师为Pâtissier。而日本的西点行业也紧随法国发展,并有着独树一帜的“日式西点”。将西点师称为“菓子職人”,依照法语为パティシエール(女)、パティシエ(男)。

对于这项职业的资格认证,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标准。
例如法国和日本,好的西点师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光是懂得做蛋糕,糖艺(拉糖、翻糖)、巧克力工艺、蛋糕设计、面包烘焙,要达到各项全能才算厉害,大师们也会以各个领域的比赛成绩来论资历经验。在日本,西点师需要凭相关资格证上岗。只指正式工作,打工和不要工资无相关经验的学徒工不算在内。而培养西点师,主要在【专门学校】,也就是技能类学校,一般为1~2年制。看重相关理论知识、营养学、食品卫生法规条例、色彩设计、会计经营等课程之外,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我所在的东京制果学校1954年开校至今,算是日本实操课时最长的一所学校。专门学校算是培养西点师的第一道门槛,有很多人踏出校门的一刻就选择转行,途中也有人因为无法坚持选择退学。除此之外,到西点店打杂,再慢慢偷师也是一条路,当然这条路也并不容易走。

国内培养西点师,也无外乎是通过学校培训或是拜师学艺。除了专门技能培训学校,也有近些年火爆的私房培训班。对于从事制作西点的工作人员,暂时好像没有技能认证上的“硬性规定”。简单来说,就是即使不具备西点师资格证,不是科班出身,自学成才也是可以从事相关工作的。(当然有些高薪职位也会要求西点师凭经验任职持证上岗)越多的人对西点行业感兴趣,寻求培训和原料的需求就会增大。行业发展加快,专业门槛低,有利也有弊。而对于培训机构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何况自学成才的大师也是有的。平台固然重要,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近些年国内烘焙事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比赛上获奖的团体和个人也越来越多。
但在外人眼里,向往的这份职业,它的形象都是相似的。“在宽敞明亮的厨房里,穿着雪白的职业装,做着高端的法式甜品,高薪低压的工作又能赚到钱。”对这个职业的憧憬,充斥着【甜蜜】【浪漫】【梦幻】【感动】……可能是漫画、小说、电影、电视剧带来的影响,让人以为这份工作只有闪闪发光的A面。

实际上,这是一份与【轻松】无关的工作。
为了完成好每日工作内容,让经手的产品能达到最佳口味与外观,需要经过不断地重复地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了解时时更新着的原料与技术,不断地修整配方。另外就是保持卫生,需要定期清扫。拿我在日本后厨的工作经验举例,每天下班之前都要打扫卫生。例行的普通打扫就是将地面先冲水,然后撒消毒清洁剂,用刷地的刷子彻底刷一遍,再将清洁剂泡沫冲干净,最后用刮水工具刮干净。操作台也需要像清洁地面一样消毒。所有用过的器具在清洁后要确保彻底擦干,再放回原位。抹布也集中消毒泡漂白剂,清洗干净后晾干,放回原位。最让人“食欲不振”的下水道清洁部分也不能错过!

就是打开下水道的盖子(这个时候等着你的很可能就是蟑螂~一打开,哗啦跑出几只,还得迅速用喷枪烧掉不然更麻烦),将里面的隔层取出,喷清洁剂再一点一点刷干净,更新内部的过滤网,捞干净下水道池里面的残渣。毕竟有食物的地方就有蟑螂和老鼠,不论多干净的店,不定期清扫是不可能保持卫生的。还有材料的库存数量和日期确认,定期的电器维护、天然气安全确认。
所以在后厨,根本不存在“没有工作可以做”这一说的。一整天下来,午饭时间是可以趁着吃饭坐一会儿的。从上班打卡开始,持续站到下班的几个小时中,偶尔蹲下捡个东西都等于休息了。来日本之前,我在国内的工作时间也大多是从早上8点至凌晨1点,中间会穿插些休息时间。但因为有了国内工作的经验,站得习惯了,现在学校这种几小时的实操课中,即使中间不休息也并不觉得累。生病也都只能挑轮休日才敢请假。毕竟这一行越是节假日越忙碌,更别提什么给自己做个节日的蛋糕,圣诞节情人节光是忙客人的订单都忙不过来呢😂
越优秀的名店,后厨往往“越恐怖”。大家都忙到满场飞,根本没人留意你是割破了手指,还是烫到了脸。但如果你搞砸了什么,除了第一时间道歉,需要的是赶快补救。看似互相配合默契的后厨,都是主厨们前辈们同事们一次次的打击中,积累出的条件反射。“被骂”是特别常见的,职场里那些负面的阴阳怪气和某些骚扰行为,也时有发生。某些名店的主厨,不光店出名,对后厨不论男女的打骂那也是出了名的”家常便饭“,更过分的也有,就不说的太直白了。那些为了能在名店修行、镀金的西点师们,大家都是靠着怎样的信念坚持下去,或什么时候决定了放弃,这些似乎没人感兴趣。客人依旧会站在店门口排着队,后厨缺的人会有一批又一批新人替补上来,故事还是在重复着。
2019年,一部《东京大饭店》,在豆瓣有着8.7的高分好评。

剧中高端洋气的法餐设定,让人感叹“超一流”、“专业的料理人闪闪发光”、“有梦想就去实现”。后厨人物性格设定上,其实看得出“不轻松”的部分。职场中有多少概率会遇到“暴走主厨”,在后厨工作过的人,其实多多少少都有心理准备。最可怕的,并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有一天,要面对自己的【上限】,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赶上眼前的目标,找不到在职业中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可怕的,就像剧中转行做经理的京野一样。

信念和坚持固然重要,但盲目的向前却是徒劳。即使每天感受着能力不足、经验不够所带来的压力,但自己可以调节心态,并仍有着对技术向上的执着,和源源不断的灵感,“时刻有所得”,这是我所理解的“适合”吧。
我是幸运的,在对这行感兴趣时就遇到了一些好老师。入行后,来自客人的肯定,也让我坚定了做下去的决心。在我来东京之前的最后一次进修,是在无锡吴皖苏的工作室。虽然短短几天的课程,给我感触很深的是他做事的效率和节奏,是能沉下心做事的职人。面对比自己优秀的职人,不禁让我思考,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想踏踏实实的做一辈子西点师,那就该付诸实践,用事实经验说话。所以自学了日语,来东京留学,和睿店长两人一起考入了东京制果进修西点和面包科。虽说是专门学校,并不是给钱就能进,每年都有很多人落榜。像我们这样,把之前积累的店铺客源都放弃,从头再来考学进修,更是输不起的。虽然在专业方面有些经验,但学校设计的课程和考试,和我以往学过的并不是完全相同,对我来说也和大家一样,是崭新的开始。在读期间的每一门考试,也都把它们当成是自我测试,提升自己在规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否出色的完成它,是很有趣的挑战。实操课的过程中,从学生和老师两种角度去观察、理解,受益良多。虽然其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在技术和眼界上,与从前的自己有所不同。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从容应对挑战最重要。想要去改变,就是从找到自己在这个职业中的归属感开始的,正是这股力量推动着自己前进。

关于不被大家所了解的B面,想说的其实很多,但也怕被过度解读,不过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和感受。各行各业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辛,付出再多也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只要自己觉得值得,就能持续下去。行业整体的水平提升,离不开西点师们一点一滴的坚持。不论是烘焙爱好者、私房经营者、还是那些日复一日努力着的从业者,获得掌声的背后,都在经历着孤独的、枯燥的、苦涩的B面。背后的历练和汗水,都是为了能做出能传递幸福感的甜品,让大家体会我们创造出的甜蜜氛围。对于正在纠结,要不要将爱好转换为专业的人,也可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在这条路上,可以坚持多久?愿意付出多少?

-
Pip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2-29 21:02:24
-
晚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11-19 21:30:01
-
小胖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5 17:09:23
-
cherr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16 20:25:18
-
年糕也太好吃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02:24:48
-
吃土少女 苏壮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23:46:19
-
Pure Lunacy 转发了这篇日记
这里面提到无锡吴皖苏,我忽然一下想起来我在豆瓣关注过这个人,对他写成为甜点师的经历和在回国在无锡开店都颇有印象。一查他还在我的关注列表里但是17年起就没有更新相册了。
2020-03-16 22:31:30 -
二次元屎宅逗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14:00:00
-
wangzh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13:35:57
-
饼干🍪脆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13:34:18
-
Ecpliseo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6 12: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