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无关人与关系人——顾轻舟与司慕的婚约(5-3-2020 修改)
顾轻舟和司慕的婚约牵扯极其复杂。
首先,是娃娃亲本身。这个婚约的责任方不在顾轻舟和司慕,在孙绮罗和蔡景纾。她们俩是亲密的朋友,娃娃亲是基于友情。她们作为两方母亲,既然订立了婚约,就有责任督促婚约履行。为什么不是司督军操持婚事?因为婚丧嫁娶是内宅事务,有管辖权的是主母(就是后来所谓的大妇)。孙绮罗死了,要是蔡景纾讲大义,她就不应该退亲。因为死者为大,孙绮罗死了这婚约就不能改了。两个孩子又没有五弊三缺,不符合退亲的要求。婚约,哪怕是娃娃亲,在乡俗约定里面也是有法律效力的,不能说退就退。此婚约还有司督军作保人,他是要报答司督军千金一顾的恩情的。蔡景纾作为最后一个责任人,她有责任敦促婚约完成。但是蔡景纾想要无条件毁约。她不敢违拗司督军,她就直接找了顾轻舟,威胁顾轻舟要她退亲。这一步首先不合礼数,第二也不尊重顾轻舟。蔡景纾无信,她是第一过错方。
第二,从司慕的角度。他是蔡景纾的儿子。母亲尚在,这桩婚约他没有权力订退,他只能服从蔡景纾。蔡景纾决定退亲或者履行婚约,司慕作为儿子都应该接受,不管他对顾轻舟有怎样的感情。但是司慕从来都是跟蔡景纾拗着来的,他不太把婚约当回事。他也没有像正常准备履行婚约一样,好好接触顾轻舟。同样是叶妩赘婿候选人的苏鹏和古南橡,给司慕演示了当时如果男女要有婚约应该怎么接触。苏鹏带着叶妩回家玩,让家里人招待她,还买了小狗哄叶妩高兴。古南橡主动找到叶妩表明心迹。司慕反而先冷了顾轻舟一年多,几乎不闻不问。这是不太合礼数的。之后蔡景纾要拿顾轻舟填司少夫人位置的时候,司慕不想履行婚约。他去找魏清嘉,公开践踏未婚妻顾轻舟的尊严。后来程渝落胎卓五悔婚的时候也这么说到,“卓家如果是在试探的话,已经在践踏联姻者程渝的颜面了,手段实在卑鄙讨厌。”(此事的评价在【3-4 (7)、(8)】会说到。)婚约期间,夫家忽略婚约未婚妻准备另娶,按照老规矩,女方家这时候有理由悔婚。因为这不仅仅是不尊重未婚妻,也是不尊重未婚妻娘家。司慕是督军府嫡子。嫡子娶嫡妻是大家贵族最体面的事情。“男人娶妻,娶的是门当户对,娶的是利益连接。”这种地方顶级豪门的盛大婚礼,面子上不能有一点瑕疵。阿霈在平城娶顾轻舟的时候给顾轻舟做了军火颜家的身份,称飞机做陪嫁就是例子。里子可以不要,面子不能有损。司慕先要退婚又要结婚还和魏清嘉不清不楚,这毁了未婚嫡妻的体面。司慕也有次要过错。
司慕是不是接吻这个事情,是在他明确拒绝顾轻舟又反水之后。顾轻舟可以情感上不接受。新派的理念就像我之前说的,你可以想,我可以不接受。双方都有权力选择,是平等的。要是只是因为婚约就想强吻,是不合情理的。老派的理念从婚约层面上说,婚礼当夜之前,两个人应该是没有任何肌肤之亲的。司慕两样都不占,他只是拿司二少的身份想强吻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孩子,还捏着把柄不让人家拒绝。这说轻了是强迫性行为,说重了是逼良为娼。贵族礼仪讲究顺其自然不紧不迫。司慕这么做,他的品格是有损的。你一定要跟我说,哪个人恋爱的时候不耍无赖。我只能说,哪怕你情我愿,在贵族礼仪上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做得出来、可以和体面是三件事。
第三,从顾轻舟的角度。有婚约在先,一直没有联系夫家是女方家的过失。但是女方的母亲没了,这个过失就不是很重要。要是真的顾大小姐被阿霈抓走,又有损清白,这确实是顾家的过错。
顾轻舟不是自己选择了接受婚约的,她迫不得已。她是带着复仇任务来的,她的第一步任务是借势。顾轻舟一介孤女,她来到岳城只有这一条门路。顾轻舟如果不逼蔡景纾接受这个婚约,她在顾家就很难立足。她没有钱没有话语权,报仇就不用谈,甚至被秦筝筝搓揉死了也是早晚的事情。具体可以比对开阊番外的沈成芮。除去这些,顾轻舟和蔡景纾还是达成协议的。顾轻舟在协议里的任务是,在婚约存续期间不给司慕抹黑。她一开始就讲明她拿婚约当复仇的保护伞,这是她和蔡景纾的共识。所以蔡景纾本来就不应该假戏真做,反水再要娶顾轻舟。这是蔡景纾无义。
第五章,顾轻舟一开始就说过,她拿出信的时候,她就没想要嫁司慕。她没想要插足司慕的正经的婚事。当时司慕名义上还有两年才能回来。要是司慕老老实实呆在德国,等他回来就差不多退亲了。在协定之时,这份协议上司慕没有损失,或者说它根本跟司慕本人无关。顾轻舟只要不损司家颜面,她就是一个好未婚妻。她做到了。她要求阿霈不曝光,阿霈也没有说出去。顾轻舟甚至后来做到了她和司慕结婚的时间赶上了她和蔡景纾约定两年期的最后期限。顾轻舟表面上的身份也没有给司家丢脸。她是顾公馆的官小姐,她是司老太太抬举的神医。医者在中九流里面是和举子位列前二的,几乎就是当时中等人家女子的最高身份。顾轻舟后来还念书毕业了,算是有文化的名媛。司家登高不忘旧情,要娶老婚约的女子,这是司家的道德典范。虽然文本总是说顾轻舟是乡下来的,但是她的身份名望一点都不给司家丢脸。“所谓的钱权交易,说得极其漂亮,办得也要敞亮,掩耳盗铃。”贵族的事情,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是过得去。不损害家族利益就不存在背叛,履行约定就无过错。
更何况顾轻舟并不是孙绮罗的女儿顾大小姐本人。她是平野夫人的女儿,是孙绮罗的名下寄养的顾圭璋的庶女。(具体见【6 顾轻舟与冒名顶替】。)她对婚约从来都没有责任,她不存在背叛。顾大小姐两岁上就死了。顾大小姐死的时候,司慕的婚约就不存在了。顾轻舟的问题在冒名顶替。简单点说,如果顾轻舟的身份戳穿,司慕和顾轻舟就没有婚约。司慕到结婚之后还很忌惮这一点。如果当时没有任何人愿意拆穿顾轻舟的身份,那么婚约就存在,反之婚约就不存在。当时顾轻舟身份的知情人有三方,顾轻舟的乳娘师父,平野夫人,阿霈。依然没有司慕什么事。要是谁都不说,就不存在冒名顶替。这件事连顾轻舟自己都不知道,无人知情就无法证伪。顾轻舟可以代替顾大小姐,婚约成立。顾轻舟的乳娘师父是给顾轻舟发复仇任务的人。他们好好躲了起来没捣乱,他们不是会揭穿顾轻舟的。平野夫人还在看戏,她没有理由从中间打断。坏就坏在阿霈捉到了顾轻舟的乳娘师父,他知道了顾轻舟不是真的顾大小姐。(细节详见【9】)
阿霈要是不知情,他就是插足弟弟的婚约,抢弟弟的未婚妻。他道德沦丧,不顾人伦。阿霈的立场在于,此时他是顾轻舟真实身份的知情人,他还是顾轻舟的保护人。对于婚约来说,如果阿霈选择曝光顾轻舟的假身份,司家会有点麻烦,但也不至于丑闻。这种情况下,顾轻舟司慕的婚约会自动取消。阿霈这么做是没有过错的,顾轻舟本来就是婚约的无关人。随着真的顾大小姐早夭,司慕婚约早就消除了。阿霈是顾轻舟的保护人,他本身还是跟司督军对等的岳城权贵。他既可以代表顾轻舟娘家,也可以代表司督军。阿霈手握重兵,他就是岳城法律本身。阿霈反而可以让蔡景纾退婚。这条路也是司督军后来想的退路。要不是司慕掺和这一脚,司督军为顾轻舟退亲,阿霈直接娶顾轻舟是名正言顺的。阿霈二十五六了,一个人浪荡了那么多年。他好不容易被顾轻舟拿捏住了,司老太太司督军都觉得不容易。有这个女孩子治住阿霈,司家反而放心些。阿霈是岳城督军府嗣子的身份,谁家跟司家结亲都是高攀。司家反而无所谓,面子上过得去、阿霈自己又喜欢顾轻舟是最好的。
为什么顾轻舟一定要留着这个婚约?这就涉及到明药对顾轻舟的人设。民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女子崇尚独立,但是又不完全理解独立。顾轻舟茕茕孑立,只能借助各方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很智慧,但她左右横跳也很滑稽。如果按照老派人的操作方式,顾轻舟完全可以直接退婚跟阿霈走。这样她身无长物,等于把自己卖给了阿霈。她要卖身复仇,这和旧时代的卖身葬母就没什么区别了。顾轻舟救了阿霈的命,阿霈会对顾轻舟很好。他一样也会培养她,会帮她复仇。顾轻舟的复仇计划反而会容易些。但是她最多最多只能做阿霈的外室太太,不可能成为嫡妻。她的身份够不上阿霈。她又是私奔跟的阿霈,私奔为妾。这就违背了顾轻舟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设,她是不会干这种事的。人设上,司慕是总是被坑的那个人。他掺和进自己收拾不了的局,要被扒层皮才能出来。司慕不被坑就不能在顾轻舟面前反衬阿霈的高大。司慕的人设就是他跟阿霈完全相反,阿霈不断的取巧,司慕就只能不断地被坑。
最后,再细致一点说一说小情。司慕喜欢顾轻舟,但是他拒绝表达他喜欢顾轻舟。他还暗暗跟踪调查顾轻舟,还要强吻顾轻舟。我即使把顾轻舟司慕的性别调换,司慕这波操作也是怪恶心人的。就好像后文说的,司家的人都有点变态的。司慕在拒绝正式表达自己的爱意以后,他跟顾轻舟的关系只由婚约维系。司慕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明他还没准备好接受自己的感情。这时的司慕更不要妄想别人回应他的感情。顾轻舟在司慕这份单恋里面更干净冷峻,她无情并完全拒绝。司慕可以单恋,顾轻舟可以拒绝。但是司慕捏着把柄要迫使顾轻舟屈服,这就是威逼利诱。司慕放弃了男女关系的平等,他怪不得女方不尊重他。要是硬扯上阿霈,说阿霈也是威逼利诱。这点我同意。顾轻舟开始时尊重阿霈吗?不。顾轻舟一开始并不尊重阿霈的人品。顾轻舟从不骂旁人,她骂的最多的就是阿霈。她管阿霈叫“混账东西”,她称阿霈的全名“司行霈”。江南地方,连名带姓叫人的名字,有故意分亲疏的意思。这就已经是骂人了。阿霈只有在气急了才会叫顾轻舟的全名。结婚后,顾轻舟对外人称司慕为“阿慕“。在太原时,顾轻舟叫蔡长亭为”长亭“。这些都是礼貌的称呼。
~~~~~~~~~~~~~~~~~~~~~~~~~~~
评论守则https://www.douban.com/note/755786304/
【3-4(7)——刘见阳案】https://www.douban.com/note/757249861/
【3-4(8)——王晨事件】https://www.douban.com/note/757395758/
【6 顾轻舟与冒名顶替——乳娘“李红”假证词事件】 https://www.douban.com/note/752730882/
【9 保皇党与杀人案——顾绍身世调查事件与司芳菲杀人未遂事件】
(1)https://www.douban.com/note/758496505/
(2)https://www.douban.com/note/758619616/
(3)https://www.douban.com/note/758783753/
(4)https://www.douban.com/note/758921624/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
声明:明药多用史笔写阿霈司慕二人,我写评论的却不得不用刀笔剖析。风刀霜剑,少不得得罪大家,请大家对我笔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