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是理性的吗?

最近开始读社会学理论导论(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书中第一章总论将社会学理论从两个维度上分类:理性/非理性(rational / nonrational),集体主义/个人主义(collectivism / individualism)。主张阶级对立、强调经济剥削的马克思理论自然就被归入了理性集体主义一类。而非理性派理论中涉猎的内容包括社会文化(种族歧视、恐同)、社会机制(例如婚姻家庭)、符号互动(握手、抛媚眼)。似乎最大化地追求经济利益被理所当然地视为理性行为,而遵从文化习俗的行动(往往会损害个人实际利益,此处特指金钱)往往被扣上非理性的帽子。但现如今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已达到极致,以至于货币成了物神被盲目崇拜,就像非洲部落对图腾这种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神灵一般。在这种情形下,追求金钱已经不是理性行为的代名词。相反,人们在崇拜货币时产生出来的一系列的嫉妒、仇恨、报复行为已经变得非理性。如果有人损害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无论那人是无意或是故意,受到损失的一方非得从那人身上拿走一些才消气不可,比如拿走自由甚至生命,即便自己要再额外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不惜。这还是理性行为吗?与其说追求经济利益是理性行为,倒不如说“逐利”是另外一种非理性的社会文化,并且正在当今的社会中支配着很多人的行为。社会学叫它“货币拜物教”,社会上给了另外一个名字“拜金主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到教徒为了上天堂而拼命赚钱,视累积资本为“天职”。即便是在宗教文化很弱的中国社会,赚钱是依旧是很多人的人生意义。如果有一天金钱变得不再被全社会崇拜,会有多少人从此迷茫,丧失奋斗的动力。其实金钱不必是一个人的底气,精神的自由和独立或许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