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弄花香满衣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赏读 这诗里头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极美,空灵静好,不染埃尘。于是这句也就流传千年,成为名句。 果然名句之所以名,总归因其有独到处让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个人先且不用王孟(王维、孟浩然)先生二位之作以作对照,只解这诗本身。因为,足矣。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日、山中、赏玩、忘归。这带领着人与诗人一起春山夜游。 颔联抓了两个带动作的场景:一是掬水,而掬水的有趣处在于——月在手;一是弄花,而弄花的结果是——香满衣。这两件事给人一种感受:做美好的事情,继而获得美好的体验。 而且,语言也如轻纱,准确、爽利、美妙,动词“掬”和“弄”极轻巧自然,若换成“捧”和“摘”,那给人以感受的,又是另一种了,粗粗笨笨,不如前者可爱。 颈联则写诗人对好景的流连,因“兴来”而“无远近”,因“欲去”而“惜芳菲”。他是喜欢这个地方的,不然也不会跋涉而来;他是不舍这个地方的,不然也不会在将要离去时感到不舍。 尾联则仿佛是诗人从盛景中回过神来,翘首南望,朝着钟声响起之地,发现翠微深处楼阁掩映。这一联结的余韵悠长,回味无穷,诗人实在用了巧心。 统观全诗,如画家运笔自然沉稳,色调秀致娴雅,效果娓娓动人,是佳品也。人说张若虚先生的《春江花月夜》是全唐压不了的孤篇,那这篇应当是全唐里一抹让人不忍忽视的丽色吧。 二〇〇三一七 文字来于先祖【诗词】于良史 配图源网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