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和雨果爱好者
作者:Hélène (原创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Auguste的推荐书目
“那不勒斯四部曲”
《静观集》
《九三年》
《四世同堂》

法老自述
大家好!我是Auguste,2019年9月博士毕业后成了高校法语系青椒。今年刚上岗就碰上新冠疫情,突然成了网课主播也是蛮慌的。目前主要在带大一大二的基础课,作为新“法老”还处于磕磕绊绊的经验积累阶段,备课、上课、改作业成了新的生活常态,甚至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所以最近读书和科研都有点停滞不前,希望可以尽快适应,调整好状态吧。
Hélène: 全世界范围内,你最想去的是哪一座图书馆?
Auguste:网上曾经有过一个帖子介绍世界十大著名图书馆,当时就非常想去法国国家图书馆(BnF)。留法期间终于如愿以偿,除了国图外还去过巴黎的其他几座图书馆,比如索邦图书馆(BIS),先贤祠隔壁的圣日内维耶图书馆(BSG),巴黎市政厅图书馆等等;后来旅行期间又去过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和剑桥大学的雷恩图书馆(Wren Library)。其实多半是冲着“颜值”去的,查阅资料倒成了次要任务。要论我心中的最美图书馆,目前还是最钟爱法国国图的黎塞留馆(Site Richelieu);但要说最想去的还得是法国国图的新馆,也就是密特朗馆(Site François-Mitterrand),因为无论是硬件设施、藏书量还是借阅服务都非常便捷和人性化,相信很多留法同学(尤其是文科博士)都有类似的感受。
Hélène: 你最希望哪一部文学著作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Auguste:我知道对于很多原著原教旨主义者来说,影视改编本身就已经背负上了原罪。但我个人其实并没有很强烈的意愿非要把哪部文学经典改编成影视作品(当然作为一个“哈迷”我的心愿已了也是部分原因),或者即使改编后与原著出入很大也觉得无所谓,毕竟是不同的符号体系。不过最近在追的一部改编剧倒是让我希望整个系列都能被翻拍,也就是改编自埃莱娜·费兰特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的《我的天才女友》。最近刚播完第二部《新名字的故事》,改编质量依旧很高,剧本、配乐、服化道、演员演技都很出色,所以我非常期待第三部的改编。而且第三部的故事从1960年代后期展开,写到了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正好最近上大二精读课也讲到相关内容,所以很想看看影视改编会如何展现那个年代的激情。
Hélène : 如果你触怒了宙斯,必须接受一项惩罚,以下两项你会选择哪一项:1)每天阅读同一本书且写出不同的读书笔记;2)和你最讨厌的文学人物生活在一起?
Auguste:我可能会选1吧,而且我觉得1不一定就是一项惩罚,换个角度甚至可以看成是一项让你不断突破自己的试炼。相比之下和一个不喜欢甚至是厌恶的人一起生活可能真的会成为一场灾难。
Hélène: 你的博士论文是关于雨果在中国的译介,那么,请推荐一部雨果的作品。
Auguste:雨果大概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法国作家,像《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两部小说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家对雨果的认识往往局限于他的小说创作。事实上雨果是个全能型作家,留下了诗歌、戏剧、小说、书信等不同体裁的作品(甚至还有绘画!)。对法国人而言,雨果不但是出色的小说家,更是杰出的法兰西民族诗人。所以我想首先推荐一部出版于1856年的诗集,《静观集》(Les Contemplations)。诗集中有田园、有爱情、有亲情、有民间疾苦,是雨果后期创作中的杰作。另外,还想推荐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篇幅不长,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今天依旧值得阅读。
Hélène:如果要为雨果推荐一部现当代的中文小说,你会推荐哪一本?
Auguste:我可能会推荐老舍的《四世同堂》。一方面,小说里的胡同生活可以让雨果这样的西方读者直观地认识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样态,包括日常起居、文化习俗、人际关系、处世逻辑等等,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文化“走出去”的途径。另一方面,小说展现了中国人民近代经历的战争和苦难史,同为人民作家的雨果读后一定会很有共鸣。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勒克莱齐奥先生对老舍称赞有加,并为法文版《四世同堂》作序。
Auguste,高校法语教师。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