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迷周涛系列(二)
2020 年 3月 17 日 天气:晴
这段时间在Bilibili上刷了很多周涛的视频,昨天有一个视频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名为”现代背景下主持人传播方式“的论坛。其中主持人采访周涛,她说得一段话。发挥在寺里锻炼的听打特长,我把这段文字记录了下来。顺便加上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0805868?p=10
主持人问:那周涛你觉得在主持了那么多代表国家形象的晚会的时候,你内心想到的最多的是什么?怎么样去传播这样一份影响?
周涛:哎呀,我没想过。我觉得如果要背负着这样的一个大的想法去主持节目,我可能在现场就会失控,会忘词,会紧张的不知所以。那实际上我觉得主持人在台上呢,要把自己还原成一个人。
因为主持人嘛,最终还是一个人,是主持节目的那个人。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非常的好《华语主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是对于我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说,我其实并不太喜欢这个主题,可能我不应该那么说,我觉得呢,这个主题让我觉得略微有一点点强势。
作为一个主持人来说,我更欣赏另外的一种状态,叫做润物细无声。一提影响力或者话语权总是有一点点显得要强加于别人你的价值观,你的所有的理念,你分享你所有的东西。
我觉得现在的观众呢,他已经不等同于,比如说赵老师的9寸电视的那个年代的观众,那个时候的观众可能觉得你电视里讲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科玉律,大家会觉得有权威感的,但是今天的观众呢,我觉得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的开放,以及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给所有的观众提供了这种话语空间。此外,整个经济中国的经济不断在发展,公民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我们面对的观众是他们不断的有着自己主体意识的这样一群观众。
我们一定要用平视的形式,有的时候甚至是一定要把自己的身段放得更低更加谦逊,有一点点仰视的态度,来跟他们做交流。
这样呢,才能够让我们传播的语言,传播的活动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而不是我们只是在考虑我们背负着五千年的文明,要向你们传达所有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我们要告诉你所有的这些艺术作品的欣的途径,那这样的话反而会影响传播的效果,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P.S.晚上读《道德经》,恰好有这么一段:“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