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 影评
关于人物性格
1.短发女主拘谨,理性,有独立见解,秩序感强,相信承诺,做着“艺术中带有严谨”的哲学教师工作。她敏感,挑剔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容易为了不相关的事情而自责。她和少女的父亲性格相似又互补。少女父亲在自己妻子和情人身上都得不到的补偿,从短发女主身上似乎有可能得到。
2.少女活泼,热情,孩子气,缺爱,男票类型是成熟父亲同款。幻想很多,情绪化,挑剔母亲父亲以及父亲的情人,敏感,敌意重。虽然对母亲不满,但实际上,在无意识中她却认同了母亲。她被短发女主吸引,因为短发女主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同时也符合她理想中的母亲形象。
3.父亲拘谨,一诺千金,做着“严谨中带有艺术”的政府规划工作。情人类型是女儿同款。被妻子挑剔,总想征服理性内敛的女人,却总吸引来情绪化/情绪外放的女人。他习惯了熟悉的被挑剔模式,于是重复着这样的亲密关系。然而却渴望从短发女主那样的女性身上找到补偿,满足自己“不被挑剔”的愿望。
4.情人漂亮,聪明,少女,情绪外放,有独立见解,貌似也有挑剔(批判少女父亲的工作)。情人是少女和少女母亲的综合体,所以少女父亲会被她吸引。
5.未出场的母亲挑剔丈夫,情绪化,有独立见解。她才是背后大boss啊,人不在,但江湖仍有她的传说,她是贯穿全场的隐藏人物,和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隐藏的关系。
短发女主和少女一个理性一个情绪化,两个孤寂女性之间的友情很美好,陌生人之间坦诚的情谊很暖。
关于我看到的特色
影片非常俄狄浦斯,也非常有意思。少女的男票跟父亲年龄相仿,父亲的情人跟女儿年龄相仿。父亲很拘谨,短发女主也很拘谨,而少女和父亲的情人都很热情。
关于少女的恋父情结以及同性竞争。少女对母亲不满,对父亲的情人不满,想和父亲亲近,甚至孩子气地希望自己满意的女性替自己和父亲亲近——本质上还是想和父亲亲近,甚至这一部分同时也是在满足父亲的愿望——有一个和少女母亲不一样的女人来爱父亲。这些矛盾是一个女孩子对父亲的爱——即想被父亲爱,也希望父亲开心。
关于细节
少女和父亲的情人在乡村度假时,连穿衣风格都撞了,导演有心了。还有少女穿牛仔裤的时候身材真好啊!
关于启发和猜测
爱可以是疯狂的洪流。父亲认为,爱上一个人会忘记自己的原则。
爱也可以是清润,潺潺的小溪。短发女主不疯狂,却非常明了自己爱男票的哪些方面。
关于我理解的主旨
父亲,少女,短发女主都有着各自的猜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自以为是。然而生活的真相往往是再普通不过的,并没有那么复杂,刻意。有些时候,你以为的未必是真相。
结尾,两个姑娘都走出了自己的投射。还原轻松,春意盎然,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