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差异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五个形态: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个阶段:原始共产主义的公有制、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大自然环境恶劣,所以部落需要一起合作,来共同抵抗外来侵害和自然灾害。这时人类的差异化很小,所以不会形成阶级。而一个团队高效率地运作需要首领来统筹,有智慧、力量、领导力的人被推选出来,但是这时实行的是平均主义,无论付出多少,个人获得的劳动成果都差不多,而首领愿意付出更多是因为受到了族人的爱戴。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和我们将来要达到的共产主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是未来的生产水平会更高,人们的精神和物质达到了最大化的满足,人们自愿去付出,而原始社会更多是由于环境的限制,被迫地进行共产。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氏族和部落内部剩余财产增加,这时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因此出现了斗争,弱的人成为了奴隶,奴隶创造了剩余价值。
西方社会是在原始共产主义中期解体的,因此他们对于原始共产主义的记忆比较短暂,所以他们认为人类是从私有制开始的。西方社会的奴隶主要是被组织起来干活,为了防止他们起来反抗,因此社会开始宣扬人性恶和个人主义。由于奴隶经常被组织起来一起干活,所以他们的组织性非常强。但是他们并不讲牺牲和奉献精神,而是更注重公平、个人利益,这为后来的法治社会提供了条件。西方当时信奉基督,唯心主义哲学家绞尽脑汁地论证上帝是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而关于上帝的构想又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条件。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奴隶社会给西方人留下的意识形态。
中国是在原始共产主义末期才解体的,中国人仍然记得共产主义中那些美好的日子,所以相信人性善。奴隶社会时,皇帝把土地封给王公贵族,王工贵族把土地分给农民,形成了小农经济,家庭中是能者多劳,所以也没那么讲究谁付出得多少,没有形成公平的观念,生产效率和组织性都比较差。这时奴隶主要是用来伺候王公贵族的,所以也不存在西方社会中管控奴隶的问题。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中国在氏族内部保留了完好的原始社会氏族式的道德模式,因此氏族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大家庭,荣辱与共,家庭财富和权力取决于拥有的人想怎么分配,要是分配不公,很容易出现氏族中不和,但是,公平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因此,很难共富贵。
西方社会一般是在衰落和贫穷中被推翻的,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是在物质丰富时期开始出现贪污腐败,帝王昏庸,社会出现分配极大不公的问题,所以农民阶级奋起反抗,然后社会又从贫穷开始建设。贫穷时由于物质不丰富,开国帝王又比较能干,政府的关系网建立起来也还能被帝王控制,随着物质极大丰富,勾结猖狂到难以控制,一旦昏庸的帝王继位,王国就面临改朝换代的风险。所以,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分配公平的问题,否则中国人就承受不了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