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
在古印第安谚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在秋叶大叔《时间管理7堂课》里,突然与这句话不期而遇,“请等一等!让你的灵魂追上你的身体“。犹如当头棒喝。因为疫情当前,这样被迫宅着颓着废着丧着的日子真是太爽了,我甚至想发朋友圈昭告天下,一直宅一直爽。丧,似乎是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状态,而佛是时代的主题词!身体和灵魂在“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的悠悠晃晃中,早已不知道流浪到何处。日子走得很快,身体却在无规划的盲目忙碌中日渐疲惫,灵魂更是不知该如何安放。在此关头,遇上秋叶大叔《时间管理7堂课》这本书,读完感慨良久。
秋叶大叔在《时间管理7堂课》将时间管理明确而系统地拆分为七大块:目标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日程管理、效率管理及碎片管理。于我这种有社恐体质的重度拖延症患者及自闭症患者而言,像是开了一剂药,药方清凉温和,药效显著而持久。
一、秋叶大叔号脉“准”
“人生若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知北游》。人生苦短,白驹过隙,道理我们都懂啊,然而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不是吗?同样的道理,秋叶大叔换了一种方式来讲,我怎么就突然惊慌起来了呢?在时间分配这一章节中,《7堂课》举例了一个网上有名的涂格子游戏。如果一个人活到75岁,就只有900个月,那么人生就是30×30的格子。你们现在可以来看看,人生900个格子,用掉了多少?又剩下多少?

读到这里是你是否和我一样,突然惶恐而不敢再数下去,“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书中很多地方读到的时候,都会心有戚戚焉。比如我是一个有情感依赖的人,我该怎么去进行我的情绪管理呢?秋叶大叔告诉我们,根据不同性格的人,对时间要有不同的分配原则。

看到这里,你很自然也很容易地对照分类把自己代入进去,给自己做合适的分类与定位,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药方。
书中在详细讲解每一项管理项目之前,都会最直观而深入的方式分析我们存在的问题和病症。号脉准是对症下药的基础。而秋叶大叔的号脉,又在一种生动而轻松的方式中进行,带给你的是震动,随之而来的是思考。我从被动的阅读,转而主动而迫切地去思考,我该怎么办呢?我人生余数不多的格子该怎么去数呢?我余下的人生还能够价值最大化地走花路吗?那么第二项来了。
二、秋叶大叔开药“狠”
第一、秋叶大叔果然人狠话不多,药方精准精辟精良!
书中很少有注水而无病呻吟的长篇大论,讲完症状,直接开药方。药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实践性可操作性特别强,几乎省去了自我消化自我稀释的时间,可直接灌一口药方,进行七大管理项目的输出效果检验,对于初入门的时间管理小白们特别实用。
在讲到碎片管理的时候,秋叶大叔以自己为例,细分碎片时间的维度及可操作的事情。这种操作图,我一看便知,且能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最合适的调整和最大优化。

第二、良药不一定苦口,味甘微醺,你可以来一口试试。
全书的文字通俗,谆谆善诱,摆事实讲道理,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进行实证。很多人明白道理而不愿意实证,是因为转化起来比较难。但是,秋叶大叔做到了专业理论通俗化,浅显易懂。同时,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抛出理论,随之给予实践方式。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减小了难度。所以,上手操作很快。



相信读到这里,你一定和我一样,默默拿出手机,下载秋叶推荐的APP,降低我们作为普通人的成本。知行合一,在此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秋叶大叔的疗效“稳”
《时间管理7堂课》在提出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告诉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在号脉开药之后,如何保证药效呢?
第一、 复盘和输出是重点,实时跟踪实践效果并进行有效反馈。每一章节最后的篇章都是由实践进行开放式结尾。


第二、社群的时间管理营模式,进行强化,针对性的训练,更有效。
“思君不可追,念君何时归”,时间这个谦谦君子,你可以等等我吗?等等我的身体和灵魂。如果不能,这本书就是在教你,如何追上它,如何让灵魂追上身体,让身体与时间悠然自得齐驱共进!当然,自律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你必须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看起来过得毫不费力。如何自律?如何努力?秋叶大叔不仅给了你理论与答案,还给了你方法论与实践技巧。毕竟,“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颜之推)。
(注:“思君不可追,念君何时归”,来自墨香铜臭《魔道祖师》。原著中蓝忘机给阿苑起名“思追”以怀念魏婴。借用在此,怀念我一去不返的2019,怀念我每天都在逝去不可追赶的时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