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家乡的文学作品
查看话题 >渔舟小屋

以前在乡下住,粉墙瓦屋,冬季早上起来雾气弥漫,只觉得一排排瓦屋翩跹起来,好像是倒映在水里。建筑的线条变得很柔,从屋檐到墙角,从柱子到石阶,都像是折曲了似得。而我那小小的屋子,在雾气中半隐半现,要随雾气流动了。冬天很冷,有霜的早晨,院子里的橘子被冻得越发红了,像是冰中燃起的火焰,寒气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幽婉而绵延,而小屋深处有种温暖,这种温暖让人想陷溺想融化进去,有时能闻见这种暖气有香味,仿佛是飘来的薄荷味。在有雪的夜晚,更觉醉软,没有温暖小屋很难静心赏雪。有雪的夜晚,窗前雪光如银,而我横卧于床赏雪听雪落之声,那雪声绵柔停泊于屋瓦之上,温柔似水。小屋虽小,然其境界很大,以屋观景,别有洞天。
有月的夜晚,月光从亮瓦流淌下来,光影徘徊,我看见那光中之尘逍遥于小屋的空间里,月光纤细而又圆润。月光投射到地下,小屋四周如烛照亮,我开灯,屋里的月光消失的无影无踪,泛黄的灯光和窗外的月光两相辉映,越发显得月光寒冷,灯光暖和。那泛黄的灯光洒在了小屋的墙上,如浮起了烟岚,像是布帛丝绢。泛黄的灯光在屋顶略显暗了,残照小屋顶,好像被屋顶吞没了颜色。当然倘若是大雪天,泛黄的灯光打到屋前路上,有种柔艳,灯光所到之处,并不觉得寒冷。窗外不远处是河流,河流水声昼夜不息,有时看着那河流向远处流去,依稀觉得小屋在移动,好像是漂流于长河之上的小岛。有雨的夜晚,更觉得小屋如渔船有种漂泊意,如夜泊孤舟,但是孤舟是凉的,而我的小屋孤舟是温暖的,是可以凭靠的。每次大雨夜,我都觉得我的小屋在飘摇,那雷声震的小屋摇晃,闪电在窗户外似妖如魔,雨气充沛,狂风大作。小屋虽颤抖却屹立于天地之间,任闪电惊雷咆哮,屋内一片安然,我站在小屋内遥望那闪电处的黑云,黑云翻涌,大树被风折断被闪电缠绕,越发显得小屋里安静了。我迷恋上了这壮阔之景,河流里水势如潮如卷起千堆雪。遥看苍穹,黑而深远,闪电如剑,杀气逼人,小屋与其相互对峙。后山涨了洪水,小屋被洪水环绕冲撞,墙里仿佛要渗出水意,但是我能明显感到屋内深处一股暖意,一种深稳,我想到天涯客,倘若在大雨夜没有一枝可栖,如何是好?我又觉得自作多情,可笑之极。雨水渐疏,石阶光滑,瓦屋有股墨韵。
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山水画一脉相承,取意为上,小屋构建并不复杂,雕梁石阶木柱泥瓦但却能承受风雨,我也不是守旧,而是就觉得这种建筑有一种美,只觉得天地简而旷。月亮挂屋檐,日影墙角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渐渐天色亮了,日光似泼,雨后的日色亮丽水灵,从远山照来,平原大地山河浩荡,小屋沐浴在日光中显得娇小而又别致,那屋上的青瓦湿漉漉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透亮。日光从亮瓦照射进屋子,环顾四周,非常之静,光影之处是柔和,就连笔直的墙角都变得柔软。春天往往有燕子绕梁筑窝,而我喜欢春天在小屋窗前的石板斜躺,春风荡漾于心,风吹衣衫,凉爽之极。春雨连绵,雨水迷蒙,小屋如墨水泼墨出来的,正是睡懒觉的好天气,屋内气爽而又暖和。我并没有饮茶的习惯,如果有饮茶的习惯,坐在窗台前饮茶听燕子呢喃也是很有趣,原始人在洞穴里居住,避雨避险睡眠,我的小屋也如我之洞穴。
后来工作,我租房在外,小屋虽小,但是也自成方圆,虽乱却俨然有一派大气,好比是水帘洞,好不逍遥。平时很忙,周末可以自己做做饭,有时邀三两好友畅饮,偶有流觞曲水,从窗户往外眺望,还是能感受北方平原的阔大。有时北方夜晚大雪,我是那夜雪中的归人,心里一想到有小屋等我,我都想急步回屋,如鱼急欲归于海,邀好友来吃火锅,满屋都是油麻味,香味飘到左右邻舍,闻闻味道,都让人垂涎。遇到高兴的事,听着音乐,真是想起舞的,遇见悲伤的事,我如病兽,躺在小屋怀抱。宽大敞亮的房子,我也喜欢,但是我不喜欢空寂的房子,人少物少总觉要凋零,我喜欢那火杂杂的人世,我老家左右前后都是邻居,后有大山,前面是河流,人声喧哗,日子悠长。我也不喜欢屋子太素净,给人生冷之感,喜欢混杂了生活的气息。很多人把房子摆设太有禅意,美则美意,但是显得过于空寂了,没有人的气息,没有生活的味道,缺乏一股劲道,这股劲道好比是川味的辣椒,放在任何菜里,都能让菜更生鲜。我的小屋每一件物品也不是理得很清顺,他们有大体位置,仿佛天上的星辰一样可以有星位移动,我一回家,我的身躯与各个物品相连,一个星座就成了。每件物品都有我的气息,但是时间一久,日常之物坏了旧了该扔则扔,绝不留恋,人与物既要相惜,也要懂相忘于江湖。
惟夜色之际,推开书籍,上下千年,浩然之气悠然而来,小屋好比是城堡虽小却可以让我眺望远方,让我在漂泊之中有一枝可栖。有时我喜欢在小屋里看城市的繁华,横看成岭侧成峰,小屋内看城市,觉得城市慢了下来,不像白昼行色匆匆,几乎要淹没在人流中。小屋为我遮风挡雨,我慵懒,每到周末才扫洒,洗衣做饭,日色悠悠照窗,锦瑟年华似流水。
-
爆炸猫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15 15: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