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小孩的呓语
人究竟是要怎样?是要用自己看似微小的力量对抗着这世界,还是要用最华丽的姿势迎接这世间的恩赏?以前,我也认为但凡是力量都有着它无穷无尽的空间,就连自己,也存在着不可估量的能耐,可以战胜一切,并且足以拥有心中一切所望。
但是,后来,发现,算了吧,不要给自己盲目的自信,更不要给自己虚假的信心。
持久的对抗或者强求而来的安宁都不是什么善果,爬不上去的山,就算停在半山腰休息也不丢脸,做不到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往往比半途而废更显得英雄。做自己用尽全力可以做到的事情并不算什么英勇,所以放弃那些就算自己拼尽全力也只是白费精力的事情也没什么问题。
人要有自知之明,或许其实是这样的意思。
这件事情很难吗?难的或许不是知道了自己是什么德行,而是清楚自己是什么德行但是却无法和这个世界共处,而后自觉都是自己的错,认为自己无路可走。

今天休息的时候,在看《阳光普照》,里头许光汉的一段独白把我丢入了思考的深渊: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夜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的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去找一个阴影躲起来。我有一种说不清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陈建豪或许也觉得没有可以直面自己的地方,在被人“审视”的视野里,他逐渐不能面对自己,也无法面对这个世界了吧。这种明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但是却没有办法用最真实的一面去迎接世界,生怕自己的棱角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的窘境,才是最无辜和最无力的自我摧残吧。

突然想起《想见你》里的陈韵如,明明不喜欢这个世界,甚至不喜欢自己,不能自在地做自己的样子,于是自我否定,这样的错,究竟是自己还是别人呢?
你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就是你本应该的样子,不是吗?就算这个世界没有人喜欢你,就算你不符合所有人的预期,只要你的存在不威胁到任何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用自己的盔甲去和这个世界针锋相对,那么最后又怎么能走到有阳光的地方?
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会有一些幽暗甚至阴暗的角落,那又不是问题,非得让这世界的光穿破心中的遮拦,和自寻死路又有什么区别?
就算这个世界不曾给这些黑暗留出地方,可是放在自己生命里,又妨碍了谁不成?
我就愿意当我心中怪诞的小孩,那真的没有不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