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热干面、豆皮
3月25日,为纪念方方日记60篇封刀,注册微信公众号“万里归来 吾心安处是吾乡”
这次新型肺炎,把武汉人折腾惨了。从1月23日封城,迄今有56天。照方方的说法,已早把一副扑克打完了。 我对武汉的印象,最早来自人民币两角钱的武汉长江大桥。十岁时,乘坐火车经过武汉,过桥要拉上窗帘,所以没看清楚长江。我在长沙居住十几年,感觉两地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虽然以前湖南湖北是一家。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工作后,我路过武汉的次数多了,几乎每次回长沙,都要在武汉停留一下,转车,由此对武汉的印象,几乎都在吃上,因为我要解决中午晚上两顿饭。 武汉最出名的吃食应是武昌鱼,得自毛主席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我最早吃到武昌鱼是85年在武昌火车站附近,那时已允许个体经营饭铺。我中午从车站下车,改签到长沙的车票后,在站前溜达。这时有家露天排挡招呼我,是一对中年夫妻在料理。我看了一下,感觉卫生还不错,便点一条武昌鱼,一个青菜。老板烧菜很快,味道还不错。当然也没吃出毛主席所说的那般美味,可能是🐟小,刺多,影响了我的打分。 热干面吃到很晚,尽管我的武汉同学经常念叨,但一直没有刻意去吃,多次路过武汉都放过去。直到九十年代末,在北京出现很有名的“九头鸟餐馆”,才吃到闻名已久的热干面。我是喜欢吃面的,吃到热干面后,感觉的确不错,萝卜干麻将,完全可以跻身面条前十。不过,吃热干面有个问题,就是吃完以后,不想再吃第二顿,可能是有点撑有点腻。问过其他人,似乎也有同情者。 与热干面并驾齐驱的武汉美食是豆皮,在九头鸟,豆皮也是必点吃食,我最早吃到豆皮是七十年代末。老长沙人一定知道五一路新华书店,不管你读不读书,新华书店的地理位置总是看得见。新华书店旁边,有一家很有名的餐馆:新华削面馆。说起来有意思 一个山西削面馆居然占据那么好的地段,罪过。不过,新华削面馆不仅卖刀削面,还卖武汉豆皮。有次,我想尝尝豆皮,便买一份。那时饭馆先买筹码,自己取菜。我拿着条子,看一个师傅在大锅里,用米饭涂抹着。看了一会,不见豆皮,我就问这位师傅。师傅看过我的条子,生气地说,我这不是在做?你也不啃气。原来,我以为豆皮是那种汤汤水水的面皮呢,误会。
去年,我们中学毕业四十周年。武汉有同学 便把聚会定在武汉,六月初。这是我在武汉待的最长的一次。三天时间里,我们畅游东湖 流连长江大桥,吃遍武汉美食,武昌鱼、热干面、豆皮、莲藕排骨汤。只可惜,为一破军运会,武汉挖的乱糟糟,实在不值当。
湖南菜,红菜苔是很独特的一个素菜。我小时候,我们刚搬到长沙,一次到同学家玩,听到他姥姥说买了红油菜,我们几个还乐得不行,以为老太太糊涂说错菜名。其实,老太太没说错。我们这些北方佬根本就不认识这个菜,后来才知道,这叫红菜苔或紫菜苔,湖南特有的。不过,最近这些年,我回家买菜,都说红菜苔是湖北最好。 因为疫情,我买菜没敢买红菜苔。



所以,对于世界上的所有人来说,未来一年的生活都会格外艰难,无人可以例外。 弗格森对此忧心忡忡,他说: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生活的世界会与以往截然不同。」